内容摘要: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而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实际运用中学到的语言才是真正的活的语言。教师应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课堂,在课堂活动中再现生活情景,使五彩的生活成为语言的源头,日常活动成为运用语言的沃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英语教学 生活化
正文: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表达、交流和交往。成功的外语教学应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习真实的语言。“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生学到的语言才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英语教学生活化”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应运而生,它将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从教学内容设计到课堂实施策略再到课后延伸活动,始终坚持再现生活、表达生活。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学习语言,在交际的气氛下运用语言,完成教学任务。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然而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融合进课堂教学计划当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见到或碰到很多与英语有关的,如Polo(汽车品牌);KFC(肯德基);CEO(首席执行官)等。此外,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英语知识日益普及,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的时髦英语单词,如yoga(瑜伽),couch potato(电视迷)…这些英语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二)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1、挖掘生活中的学习方式,激发兴趣。
兴趣是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要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始终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坚持愉悦式的教学。
(1)英语歌曲
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歌曲是人们为词句谱上的优美的曲子,用唱说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小学阶段引入英语歌曲的教学,有其十分通俗化、生活化的一面,研究表明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稳定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优美的韵律,抒情的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深深打动孩子的心弦,有利于在启蒙阶段形成积极稳定的学习心理定势。其次,它能完善学习品质。它能使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坚定的自信心。第三,它能充实文化视野。经典的英文儿歌来自深远而广阔的文化背景,孩子们在学唱英文歌曲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孩子英语文化底蕴的夯实。因此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学习倦怠期或课的结束唱一唱英语歌曲,愉悦身心,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英语游戏
英语游戏是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根据所教年龄段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游戏,作为课堂活动的形式,能为孩子提供快乐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增强英语学习的生活气息。瑞士当代著名的发生认识论者和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的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在游戏期间被提供的机会越多,发生新的学习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周围资源匮乏情境下长大的孩子将比那些在刺激丰富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的学习慢得多。这就证明让孩子从小体验适宜的游戏活动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实践证明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更好开展。
(3)英语表演
语言的教学是多维的、互动的过程,它离不开相互间的交流。课堂表演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表现自己的大舞台,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乃至于整个班级参与进来。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表演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进行生活化交际的过程,教师给学生创设的情境、提供的道具都尽可能自然真实,让学生的交际活动贴近生活,使英语表演达到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
2、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开展教学。
对一门语言来说,说话人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及身份等因素都制约着说话的内容、语气等,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十分重要。教师应当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知识,受到了教育。例如:Free talk,因时制宜。书本上学到的语言是死的,而生活中的语言却是活生生的,若是将书本上的语言生搬硬套于实际生活,势必给人以干巴巴、苍白无力的感觉。我们应该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时制宜地用好每堂课的Free talk。同样一句“How are you?”,鼓励身体好的孩子响亮地说“Fine, thank you.”或“ Not bad, thanks .”,但千万留意一些身体不太舒服,心情不佳的同学,请允许他们轻轻地道一声“Not well.”或“Not very well.”。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要鼓励学生说“It’s fine.”或“It’s sunny.”,然而,随着天气的变化,我们更要教会学生恰如其分的使用“ It’s cloudy.”“It’s windy.”或“It’s rainy.”,要鼓励孩子们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真实的心情和感受,关注孩子们课堂用语的真实过程的体验,努力使课堂用语生活化。
3、通过生活化的课本表演,巩固知识。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小学英语教材都有适合学生活动表演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各种生活化的活动表演,不仅可以把知识巩固不留痕迹地融入到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书本上的知识密切相关,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例如,在教授“Asking the way”这一话题时,要解决“How can I get to …?”这一知识难点,传统的课堂布局很难突破该难点。教师在教授该内容时,就可以利用调整课堂布局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将若干课桌拼在一起,给其中一名同学一块写有“THE BANK OF CHINA”的牌子,将该区域人为化为“银行”,另外再定义好“HOSPITAL”区域、“WC”区域、“POST OFFICE”区域、“KFC”区域,等等,并且精心设计好个区域之间的路线,便于学生运用好“Go straight.”、“Turn left.”、“Then turn right.”等句子。如此区域化的课堂,好比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就是其中一个个公民,正常地在其中用英语活动,确实能为孩子创设比较真实的语言空间,更利于语言的运用和发展。
(三)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1.校园文化的布置
(1)教室、办公室及各专用教室等标牌双语化。例如Art Room,Language Room,Biologic Lab,Music Room等等。
(2)校园标语双语化。例如:“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Keep the reading-room quiet”,“No smoking”,“Save water”等。有的还可配上富有童趣的图画。
(3)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例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2.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
(1)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节日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既是文化特色的反映,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学生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
(2)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例如,开展唱歌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自制手抄报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此外,还可组织排练英语文艺节目,举办英语商业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3)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学会交际。例如,参观外企、采访外籍教师、参观英语俱乐部,品尝“肯德基”“麦当劳”的食物。有机会的话,还可以与外国小朋友结成“pen friend”利用e-mail进行语言的交流。这些活动可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社会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
(四)生活化的作业设计
生活化的作业,既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已经进入生活的角角落落,我们随处可见英语。因此,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要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而非机械性的抄写,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
1.实践型作业
(1)做采访(Make an interview)
以PEP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可设计成进行“采访”的课外作业很多,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有关食物的单词和句型What do you like?Do you like pears? 一课后,可设计这么一份作业:班级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想要了解一下学生的喜爱的食物饮料的品种和数量,以便班级统一购买。可设计一份采访记录表,要求学生用英语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姓名及食物的名称。要求每人至少采访4位同学,并在小组交流,最后统计出结果在全班进行汇报。由于老师设计的这类访问作业,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学生能用课堂知识进行课外真实交际,不仅调动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学习了人际交往,还学会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2)做调查(Make a survey)
做调查是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的常用有效的方法,较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如学完PEP英语第五册第二单元的各种菜肴单词以及补充学习购物句型Can I help you ? I want some… How much is it / are they ? It’s / They ’re … a kilo 等。可设计这样一份作业:调查市场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并用英语填写商品名称和价格。这样不仅学生学习融入生活,真实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得知识。学生通过完成调查任务,也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小组内交流比较调查结果,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程在实验中,英语课程在实验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实验中,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探索、去思考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但我们必须确定两点:一、必须摒弃传统的单一的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二、要警惕新课程改革下的表演课、做秀课。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多维的互动活动,注重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注重真实语言环境的创设和真实过程的体验,让学生感受语言、体验真实,走生活化课堂教学之路。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最好体现,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而且使学生在学会用英语做事的同时,学会了做人,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3.《这样学习英语最有效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Learn English》
4.《生活教育》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