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探索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就是说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但是如果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积重难返,即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在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促进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听被列在首位;在听说互动交际活动中,听是口头表达的先决条件。而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也是听说为主、适度认读相结合。即在英语教学的早期为儿童提供大量的听英语的机会,迫使儿童努力去听、去猜,在此基础上逐步尝试使用英语表达思想,最终达到能自如运用英语的目的。可见,“听”对学英语是至关重要的。学英语,必须从“听”做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对低龄儿童进行“倾听”的培养。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一个人能力的反映、素质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倾听习惯是指能够安静、认真地倾听别人说话、表达,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能听懂别人的表达内容,并根据要求作出相应的回应。学生在课堂上能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
在小学英语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首先,教师以身作则。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的引领者。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听,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小学生的向师性强,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其次,学生明确要求。当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就应该让他们明白:别人在说话时,就应该认真听,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而且只有听得好,才能说得好。当学生初步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后,告知他们: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倾听?我在课堂中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三心”,即在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用心,在听取他人说话时要动脑,有选择地接受,做到 “听”、 “说”、“思”并重,相互促进。最后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倾听.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动力。只有当倾听的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投入到倾听活动中去。作为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艺术,精心选择方法,激发学生倾听。例如故事法,游戏法,提问法,创编法等等.
总之,低年级英语教学正处于培养小学生语感、兴趣及打基础的阶段,良好的“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主要在于搞好课堂教学,使之逐步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