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研究小结>>十月份研究小结(徐忠义)
十月份研究小结(徐忠义)
发布时间:2012-11-07   点击:   来源:   作者:徐忠义

 

十月份研究小结(徐忠义)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美术欣赏是引导儿童进入艺术殿堂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审美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小学美术欣赏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以下我结合岭南沿海版第八册美术欣赏课《美的服装》谈几点体会。
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首要环节。
一般说来,学生对本地区的艺术作品较为熟悉,耳濡目染,故易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结合地方特色,制定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一艘船,那么教学目标就是船上的舵,它不仅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向起指导作用,而且在设计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上也具有制约的功能。因此,明确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例《美的服装》一课中,欣赏的内容是美的服装,而服装是一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综合的艺术文化。它受不同的历史时期、区域、民族等因素影响,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我根据欣赏课的要求和服装文化的特点,结合海南本地区的服装文化特色,制定了以下具体教学内容:欣赏以黎族为代表的南方民族服装和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民族服装,以及部分儿童服装。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对服装有一个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欣赏服装的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
欣赏课的重点、难点在于:教会学生欣赏的方法,并运用方法进行独立欣赏活动。教学中抓住了重点,克服了难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美》一课中,我尝试以黎族服装为契机,寻找突破口。我身穿黎族服装向同学们展示,在最直观的表现效果中,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感,从中归纳出从服装的款式、色彩、图案、面料四个方面去欣赏服装的方法,为以下欣赏其他服装找到了依据。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欣赏课最易落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剥夺了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只能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每一个总是多问几个为什么;用心组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学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讨训练知识,增强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美》一课中,学生在欣赏蒙古放牧服装的时候,我在前面讲解时有意埋下了伏笔:“蒙古族誉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然后再提出问题:“你觉得他们的服装美吗?哪些方面美?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它的长袍很宽大、潇洒,就像一名整装待发的骑士。”有的说:“它的色彩很美,像绿色的大草原。”有的说:“我国的地图像一匹马,而内蒙古正好在马背上,所以说是马背上的民族。”还有的说:“它的长袍侧边开了一道衩,是为了上下马方便。”问答生动而富有想象力,其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亦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又如,在欣赏儿童服装时,我就地取材,邀请五位同学组成一个临时服装表演队,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儿童服装表演。当看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因羞怯而涨红了脸、因窘迫而不知所措的滑稽动作、因兴奋而绽开的稚拙笑容时,同学们禁不住伏案击掌,捧腹大笑,气氛异常热烈。这时教者不失时机地请大家谈谈对表演者的表演技巧和服装的看法,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争相发言,急切的心情溢于言表。由此看来,教师合理、艺术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参与、自由发挥中,更好地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四、介绍有关知识,为欣赏内容服务。
历史与艺术是一种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其政治、经济、科学、人文是艺术发展的前提,而艺术又从某一侧面反映其相应时期的社会背景。因此教师应结合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来指导学生欣赏,学生才能理准确地把握欣赏作品的角度与准绳,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作品之“美”之“理”。在《美》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少数民族服装时,都会有选择地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以及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情况作简单的介绍,以助学生理解掌握服装的特点。例如:黎族生活在海南岛上,这里四面临海、气候炎热,所以形成其短衣短筒裙的独特款式,说明服装的形成是适应其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又如:苗族生活在山区,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产劳动方式,所以腿上打着绑腿,既可以避免疲劳,又可以防止蚂蝗叮咬,说明服装的形成又与生产劳动息息相关。
五、灵活教学方法,优化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课堂中,小学生聚精会神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在15--2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在小学课堂教学的40分钟里,小学生的大脑会出现不止一次的疲劳。因此教师可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帮助学生克服抑制疲劳,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