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月 研 究 小 结
时 间2012年11月30日 姓 名 蒋 锡 凤
这个月我和学生们研究的是如何选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大致可分为接触课题阶段、研究课题阶段及总结汇报了阶段。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是第一阶段,尤为重要,我们就以选题为例吧。提起研究人们好像总习惯把它与艰深、有学问等联系在一起,因而有些教师在看学生选择的课题时,往往会觉得幼稚可笑,但我们不要轻易加以否定。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就像我自己指导的《我看湟里》这个课题,都是学生集体讨论后选择的。我们学校正位于湟里路的旁边,很多我们的学生就住在湟里,很多学生家长或亲戚也在湟里工作,湟里是他们最熟悉的路了。可是我们生活在湟里,却没有真正了解她。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自己有能力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湟里,我们也认为这是一件很有趣、很有意义的事。于是,大家确立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就为“我看湟里”。到后期再产生子课题时,他们认为可以再深入研究湟里的经济、教育和交通。从意义上来说,当然是首先湟里的经济,其次是湟里的教育。但是学生对湟里的交通最为感兴趣。我尊重学生的选择,确立了研究“湟里的交通”的子课题。结果,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得相当积极。其中,有一个小组计划采访交通局的局长,课堂上填好了方案表,课下马上拟定了采访问题。当周的周末,组长利用爸爸认识交通局的局长的资源,带着组员约见局长并进行了采访,而且很快便把录象做成光盘了。
只有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出发,学生才会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我们的实践活动才会更顺利地开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达到我们现代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