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研究小结>>学期课题总结(2012下半年蒋锡凤)
学期课题总结(2012下半年蒋锡凤)
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   来源:   作者:蒋锡凤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对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地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其基本理念包蕴着三种教育思想的融合,即综合教育的思想、实践教育的思想、主体教育的思想的有机融合。目前,很多学校都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的实施方式。据笔者了解,大多数学校在三至六年级开设了这门课程,并在课时安排、课程内容开发、师资安排等组织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挖掘社区课程资源,鼓励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多元化学习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形成了各个学校的特色。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因此暂时不在开展活动的对象之中。在小学低年级开展活动的学校也不多。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开展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内容的选择更注重趣味性
就孩子的智力生长来讲,所有大科学家和大哲学家都认为智力的开端是有好奇心的。所有的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他们看到一个事情就问为什么,他们会琢磨里面的道理,会感到惊奇。而惊奇、好奇心是哲学的开端也是科学的开端。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好动、好新,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选择新型的、有趣的内容来进行,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参加,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
例如:“吹泡泡的学问”,让学生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寻找怎样才能吹得大的方法,怎样才可以吹成“双胞胎”“三胞胎”,怎样让自己的泡泡变得五光十色……再来透过泡泡看世界,学生们兴致盎然。“给废旧宝宝们找个家”,让学生收集家中的废旧电池、饮料瓶、废旧报纸,分门别类地整理好,让学生初步接受环保教育,懂得节约资源,体验到自己为地球妈妈的健康成长出力后的愉悦,为本身的行动灌输持续的动力。“大手拉小手逛菜场”,认识一些常见的蔬菜,了解它们在人体成长中的作用,改变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可以说,有趣的内容为低年级的学生提供了可供探索的,丰富的且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相互交往和积极地组织自己的思维过程,积累直接经验。
 二、方法的确定要突出游戏性
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世界万物都感到好奇,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为什么”常常萦绕在他们心头,除了问家长老师――他们心目中的知识渊博者外,似乎没什么途径进一步去探索。他们的知识经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阻碍了他们进一步的思维与行动。如何在趣味性的活动内容的吸引下继续保持研究的热情呢?我们不妨在方法的确定上突出游戏性。让他们在游戏里学习。学习的同时就是一种娱乐。不管学什么东西,能学好的前提是兴趣。最后有成就的那些人都是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有真的兴趣。低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是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他们自己的乐园。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并把它做好。要让我们的孩子在活动中有自信和独立性,独立面对困难,游戏就是一种好方法。
比如:“让我的小书包天天笑”,每天让学生整理检查自己的书包,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书包最有条理,拿东西最方便,说说理由。“让我的课桌更干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大自然中去找风(找秋天、找冬天……)”“让我的身体更健康”系列活动更是充满乐趣。去访问自己的长辈家人,去问问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明确要点后大家行动起来了:每天一分钟跳绳、踢毽,记录下成绩,评出日“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同时还评出“小组冠军”“大组冠军”“班级冠军”;每天10分钟匀速跑,看谁不掉队;吃饭时看谁吃得最干净;“比一比谁的牙齿又白又坚硬”;“动员家长一起来评‘阳光少年、阳光女孩’”;……学生们乐此不疲,有的还学会了跳双蹦,有的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到了新花样。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喜悦的活动。”(杜威)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学的内容,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三、过程的实施要关注亲历性
瑞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早在1952年就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按阶段划分,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的重要思想。低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注意丰富儿童的生活,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又活泼好动,喜欢探究,肯于思索的认识特点,鼓励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中积极活动。应该经常带孩子到各种不同的有益的自然的和社会环境中去,让儿童较早较广泛地接触外界,认识环境,观察自然与社会,亲身实践,这样就可以从中获得生动丰富的知识经验。
例如:开展“我爱我家”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清扫,装饰(包括插花,贴图)自己的家,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相互间进行参观走访(请到我家来做客),体验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密切与亲人之间的关系,获得劳动的愉悦感、自豪感。“认识树叶”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捡大自然中的落叶,去认一认是什么树,找一找叶子的特点,画一画喜欢的树叶,用各种各样的树叶进行贴画,做贺卡……“班级生物角”、“小小气象站”、“我们生活中的标志” ……都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亲眼去看,亲耳去听,亲手去摸,亲自去做,作品展览吏让他们品尝到了实践的喜悦。这之中的收获不是一堂学科性的课能收到的。
 四、评价的结果要增加激励性
运用激励性学生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你真棒!”,“你让我感到惊喜!”,“你的眼睛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你的手好巧!”……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喜形于色;送一个大拇指,微笑一下,握一下手,拍一下肩……亲密的动作饱含了老师对他们的赞许;展示他们的作品,向其他老师、报纸刊物推荐他们的作品,在父母面前肯定他们的付出,赞扬他们的努力……更激起了他们的自豪感;“表现好的,评选三好学生、班级积子优先,当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优先”,目标激励让学生心潮澎湃;“如果资料找得多的话,我们要外出去公园玩,老师还会带你们去参观养牛场……”针对性的方向性激励会引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给予掌声,佩戴小红花,加五角星,挂“红苹果(纸)”等形式让学生欢呼雀跃;至于铅笔、橡皮、本子等学习用品的奖励更让每个学生努力地去表现自己。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鼓励,充分肯定,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无动于衷,要多对学生给予表扬、肯定、支持、关心、鼓励、理解、宽慰等,使小孩子在赞扬声中健康成长,在鼓励之中不断前进。
总之,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像对高年级的学生那样有规范,他们更多的是在认识,认识大千世界的种种,认识人类社会的,放低要求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