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境进行交际,笔者认为创设教学情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基本教学原则:
1、 真实自然,贴近生活。
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因此,教师设计活动所选择的场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表示动物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论各自喜欢的动物、属相等;教表示食品、饮料、运动的词汇时,教师可拿来实物或模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用这些实物进行对话,互相了解各自的喜好;教电话用语时,教师拿来手机,让学生练习打电话及电话用语。当学生在这种模拟真实环境的活动中感到他们能用学到的语言去做事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
2、形式多变,活泼有趣。
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兴趣。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交际时,需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根据中学生爱玩、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可设计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接力采访比赛、一分钟调查比赛、讲笑话等。这些游戏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于是在课堂中我将直观教学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讲编故事法、体语教学法贯穿于教学始终,每一节课的设计都不雷同,让学生始终在一种企盼和愉悦中轻松地学习。
3、难度适当,照顾层次。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交际时,要注意难度适当,照顾到程度不同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感到有话可说。笔者在五年级开始引入"Who is on duty today?",它要求每名学生轮流值日,自设情景,自己叙述或由他组织同学共同参与演示以前学过的对话,或者把学过的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去。程度好的学生做得很好,但程度差的学生做起来很困难,觉得无话可说。这就需要教师对其加强指导以增强其自信,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这些学生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照顾,使全班学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