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研究小结>>十月份研究小结(苗一平)
十月份研究小结(苗一平)
发布时间:2013-01-15   点击:   来源:   作者:苗一平

 

    本月主要研究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和愉悦感受,使学生乐问。
    1、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这种改变和参与中发现出高质量的问题,达到使学生会问的目的。
     2、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乐问的前提是有强烈的情绪和好奇心,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是建立在好奇心的基础上的,好奇心则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分依赖接受记忆、机械模仿等进行语文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处理应具有探索性、发展性,具有一定新异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测检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见解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闪光点、进步点和优秀之处,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认可,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满足,这样学生才会对提出问题变得有兴趣,才会逐步养成乐问的习惯。
    3、变革考试方法,强化学生提问的兴趣。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指挥棒,教师倾向用什么类型的内容来考察学生,学生就学习什么类型的内容。现实中考试内容多注重死记硬背,学生“按图索骥”,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才能得到高分,才有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可能。考试内容对考查学生的质疑能力难以涉及,这势必导致学生只着眼于有确定答案的知识,平时不愿、不敢也不必提出“为什么”、“将怎样”之类的问题,在这样的考试面前,学生最宝贵的想象力、创造力几乎成了虚无、奢侈、多余的东西。因此,改革以往的评价方法,变革考试内容是培养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加大对学生质疑能力的考查,无疑会强化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乐问奠定基础。
    4、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在学校里,尤其是在小学里,学生最渴望得到的就是老师的认可和赞许。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采用微笑提问,微笑教学,这样给学生以亲切感,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进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鼓励:“真聪明,没教就知道了。”“失败三次,还要继续念,这就是不怕困难的精神!”“你与刚才三个小朋友是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你的认真劲,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句句语言中饱含着鼓励之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面地坐下”。
    教师应对学生的提问方式和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不断的反馈和评价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教师应设身处地地客观地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反应,使敢于提问的学生在充分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同时,敢于标新立异,并从提问中得到鼓励,获得成功,体验到愉快和满足,这是乐问的关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