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9月份的研究,我又有如下学习所得
三、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要求: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1、拼读,①拼读单词。无论是个别还是全班拼读(拼读)单词,都应要求学生先读一遍单词,再拼读字母,然后再读一遍单词。另外,拼读单词时,学生还存在拖音现象,我就教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注意尾音要发得又轻又短,如果你的尾音叫别人听清楚了,那这个单词你就读错了,重读。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良好习惯,十分有益于学生认读单词,正确拼写单词。②拼读短语。在许多公开课上,授课老师像拼读单词一样拼读短语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小学)》这本杂志上,有位专学就曾指出这个问题,说这种拼法是错误的。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拼法:如take pictures,先通读一遍,再逐个单词拼读,再通读一遍。有的认为只要单词会拼,短语不用拼读,但笔者认为这样拼出短语,学生对短语记忆较深刻,效果较好。
2、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英语课文语句短、简单,读来朗朗上口。有些学生在朗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朗读,而是滑句,一古脑儿读完。有的朗读时语速、节奏掌握不好,过慢、拖沓,一字字顿着读,或是过快,发音不到位,无停顿,混着读。特别在集体朗读时,伴有拖音明显,节奏较差,语速偏慢等现象。为此,教师要对症下药,变换教法,随时纠正学生朗读的不良倾向,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要培养良好的读的习惯,就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宽松的氛围,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创造这种氛围。首先,培养阅读的兴趣。这一点关键是起步阶段不能过急。起初阶段的阅读要求要低,同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进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学习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只要读出来一些信息,不管多少都应该受到肯定和鼓励,其次,呵护兴趣。要点是循序渐进并随时提供辅助,一次不要提太多要求,不要设计太多任务。
四、良好的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要求:书写姿势、方法正确,斜体行书规范书写,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
第一,英语单词和句子的书写。学生的英文书写是否漂亮关键在于教师在启蒙教学中对字母的书写规范进行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仔细观察字母的笔画与笔顺,掌握规范的书写。而有些字母如H、i、j等,学生往往会按照汉字笔顺把这些字母写出来。一旦形成习惯,便难以纠正,这就直接影响到以后单词、句子的连写和书写速度。在教学中,笔者就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如:大写字母H,“一双筷子连根线”,小写i小海狮头上顶个球,既有趣,又能巧妙地解决教学难去,其它字母也都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仔细指导,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句子的书写也按教参要求只强调三点:①句子打头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②包大末尾要加标点要求特别指出的是英语中的句号为实心点,汉语中的句号是空心小圈,③句子当中的单词间距约为一个字母宽。这一关需要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仔细检查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严把书写关,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英语写作。虽然小学生有写的活动,但通常就是作业,写的训练往往只是停留在抄写的层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所以笔者认为写的另一层含义,应为写作。因为英语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笔者认为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英语写作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的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在教五年级时进行了尝试,效果较好(三四年级词汇量和句型掌握还太少)。首先,可以让学生在口语操练熟练的情况下进行仿写。这样的仿写方法简单,适合全体学生参与。其次,在进行了一定量的仿写训练后,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对话框架上进行适当拓展,使习作的内容更加生动和丰富。这样的仿写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很容易就能动笔写出来,就敢于动笔写。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必须明确语言使用的场景,想象对话者之间的前后语言联系等,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最后,在学习了几单元的内容后,让学生根据几单元的话题,把相关的话题串成一条线,自编自创小作文,这样,习作本身语言内容不复杂,却蕴涵了学生自己的思想。
这样,良好的写的习惯,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也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不同方式。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不会自然生成的,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