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知交融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情趣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欲望。首先,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看得见、摸得着,与学生直接相关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创设情境的素材,如课桌的高低宽窄,学生的身高等,第二,选择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学生生活环境中与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在平时生活中直接看见的、听得着的事物作为创作素材,如教案、操场、当地标志、建筑物,教师讲的故事、电影中的形象都可作为呈现问题情境的素材,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小学生好奇心理强,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自主探究数学规律的情趣,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掌握知识技能,激发数学探究情趣。如学习了重量以后,让学生估算一位小学生、一位成年人大概有多重。又如,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多做几个图形,进行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而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能重合的图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强烈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