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需要时常更换教学手段。让同学坚持新鲜感,是防止同学发生厌学心理的良方。假如教师长期不更换教学手段或形式,同学的学习兴致就不高,会感到索然无味,发生不爱上英语课的倾向。所以教师要有机利用挂图、录音机、录像、简笔画、歌曲、游戏、童谣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让同学带着欲望去学习,学完后心里还想着老师下节课会上什么新知识呢?这样教师的教学目的与效果就达到了。通过多种游艺化的教学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小朋友们在说说、唱唱、玩玩中打好英语基础。
小学生年龄尚小,缺乏知识和经验,抽象思维不发达,可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大部分都是名词,而且都是常见的文具、日常用品、食物、衣物、动物等,假如没有实物,就是机械、呆板的简单教学,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中。如在教“衣服”时,学生对于shirt与skirt容易混淆,我拿出已准备的shirt与skirt把单词卡片贴在了实物上,再说:This is a shirt。That is a skirt。这时学生已有很深的记忆,再进行问答训练,What’s this/that?时,学生就能对答如流了。当然一些不便带入教室的实物,我用了相应的图片、简笔画、卡片等代替实物进行教学,同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