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验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亲身经历,属于直接经验。对于这些,学生熟悉、印象深刻且易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若能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造各种真实的、学生所熟知的情景,更容易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也更有利于学生在情景中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案例】
教学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4B 《Uni7 A snack bar》BC部分。在巩固拓展环节,授课教师利用图片和实物在教室里开了一家snack bar:
T:(结合板书)Look, this is my snack bar. Its name is “Happy snack bar”. Welcome to my snack bar.教师佩带shopkeeper标志
S:Hello.
T:Hello. What would you like?
S:I’d like…
T:Here you are.
S:Thank you. How much?
T:…yuan.
S:Here you are.
T:Thank you. Bye.
S:Bye.
教学How much? …yuan.
T-S:3-5组
学生看到老师挣到了很多钱,都很羡慕,不断发出赞叹声。
T:I’ve got a lot of money. Do you want the money? Let’s open our snack bar.
学生开店,体验生活。
①学生六人为一小组,商量店名和所需食品,到老师处批发。
T-S: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 How much? … yuan.
②Open the snack bar.
S:Welcome to my …snack bar.
S-S: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 How much? … yuan. Here you are. Thank you.
之后,班级评选出销售业绩最好的小组为“优秀小组”。
【分析】
生活中每位同学都有购物经历,而学生最常做、最喜欢做的事是到小吃店买吃的。因此,授课教师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开了一个小吃店,重现生活情境。学生在这个生活性情境中体验购物过程,习得购物用语,也使本堂课的知识得到练习巩固。而学生看见教师挣了很多钱眼红心热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授课教师巧妙利用学生的心理经验,把课堂这个大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为自己语言运用创设生活性情境。学生们在商量店名、采购、推销商品、获得丰收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培养理财意识。课堂的教育意义得到了新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