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研究小结>>四月份研究小结(徐璟)
四月份研究小结(徐璟)
发布时间:2013-06-23   点击:   来源:   作者:徐璟

 

四月份研究小结
本月研究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具体研究如下: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建立结构合理、互帮互助的合作小组
1、科学合理的分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办法通常有固定分组与动态分组两种。
(1)固定分组是指可依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状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以及课型情况等进行合理分组。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同质编组或异质编组。同质编组就是将同一层次的学生编为一组。同质编组有利于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异质编组则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在一组。异质编组有利于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
我们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较多的是采用偶数的异质编组。偶数的编组利于学生在进行语言操练时两人交际和互动的需要。另外现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设计还不能每个环节都做到,大多数的要求和操练都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异质编组对于学生的互帮互助以及合作完成任务是非常有利的。
(2)动态分组。小班化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较多,若一成不变,学生之间过于熟悉或产生矛盾都会影响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以至于影响活动完成的质量。所以必须要有动态分组来调节和补充。动态分组主要有自愿分组与按见解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自愿分组有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按见解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进行争论与辩论,在争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弄清问题本质。
固定分组和动态分组是我在小班化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中常用的分组方式,我认为两者无优劣之分,但动态分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性和可控性都不是很强,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课型,灵活选择,交替运用,以达到理想效果。
2.      明确小组分工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轮流担任一定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或给每个同学编号,1,2, 3,4……号,这样更便于老师课堂上的操作。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全方位的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活动中,让每个人充分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会评价。虽然有小组分工,但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我们采用的更多的是随机抽样的形式,即老师随便点小组中的一个同学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完成一个角色的任务,让学生时刻准备着,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
英语教师在小组成员分工方面应该有自己的要求。现在班级的小组大多数都是班主任分好的小组,而班主任老师大多会按照语文学科的要求和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表现和能力进行分工。英语老师可以在班主任分组前把自己的建议和要求告知班主任,或在已经分好的小组内进行英语小组长的选举,再进行一些职责的分工。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
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序状态,学生之间进行实质的互动合作,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各种常规习惯的培养。教师应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序表达等习惯的培养。
1.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这些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学会独立思考。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这点。比如我在上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8 A camping trip E Read the passage这个部分的时候,先是出示教师自己带来的玩具,让学生谈论老师的玩具,然后老师用屏幕打出一段话:I have a toy monkey. It’s small. It’s not fat. It’s not thin. It has big eyes. I think it’s very lovely. I like it very much. 教师自己介绍自己的玩具,目的是给孩子自己在小组内介绍玩具做个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玩具。然而在第一班上的时候发现学生活动比较乱,介绍玩具的同学是一边说一边想,听的孩子是一边听一边想应该怎样介绍自己的玩具,效果不理想。后来经过反思,后面的班级进行本课时教学的时候,我给孩子留了时间先自己想一想说一说,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在小组内介绍玩具,整个小组的发言和活动都很有序,不管说的还是听的都很认真,效果较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话交流比较频繁,这就需要每个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领会要点,并在他人发表意见时不打岔,不插嘴,不评价。另外在其他小组发言时,也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而不是准备自己小组将要发言的内容。因为在听的基础上,才能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这一点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平时的评价的激励和一些小的教学设计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如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请小组上台表演,各个小组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一般都先请一个小组,然后会说下面老师将请听的最认真的小组来表演。这样学生听的就特别认真。另外我还会采用“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来促进学生的倾听习惯。就是当个别学生或小组进行发言或表演的时候请其他同学来找一找他们的发言中有没有什么错误或发音不准的地方,学生的积极性高,自然听得仔细。再有就是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比如5A Unit6 Doing housework C部分要求学生说的就是:What are you doing? I’m/We’re… 学生Work in pairs之前老师就说,大家可以加一些句子。一组学生站起来说了Hello, Nancy.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shing clothes. Oh, I see. Goodbye. Goodbye. 下面一组起来就要开始“滚雪球”了,他们的对话是:Hello, is that Nancy. Yes, this is Nancy. Are you free now? No, im not.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shing clothes. Oh, I see. Goodbye. Goodbye. 第三组在第二组的基础上又加了Can you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Sure. How about this Sunday. 下面的小组继续“滚”,能接下去的小组一定是认真倾听了别人的发言的。
3. 培养有序表达的习惯。所谓有序,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说话有序和有序地说。在小组讨论中,一些学生发言过于踊跃积极,不让别的同学发言。因此,要让每个学生自学遵守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让能说会道的学会谦让,让旁观者学会参与。如我在新授5A Unit8 A camping trip B部分单词时,出示单词卡片请四人小组读单词,一开始站起来的人有的人不管其他同学自己读,读完也不管其他人读完没有自己都坐下去了。有的人还不知道该什么时候读,还在等。后来老师说:Read it one by one. 学生明白老师意思后,有的人又开始了,这个时候老师说:Sorry,  you first. 指另外一名同学,然后通过目光给下一个同学提示,这样的发言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有序多了。其他小组发言时也不会再乱了。同样是这个的单词,在复习巩固课时,老师请读得好的学生带着全班读,然后请小组内每个同学带其他人读其中你读的好或想教别人的两个单词。在分组的时候编好了序号,于是老师只要说从每组的一号开始,他们的活动必然是有序的。因此,学生有序表达的习惯的培养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常规的培养。
4. 培养积极参与与合作的习惯。有了积极的参与欲望,才能实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做:注意递度,分层教学,让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组织得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激励反馈,使每个学生尝到乐趣。如我们在检查学生的词语和课文朗读情况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参与,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另外我们学校英语组老师这个学期在采用的Happy reading快乐阅读(朗读)的活动形式就是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或阅读一篇课文或文章,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当然会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参与率大大提高,促进生生互动,这样的合作学习也更加有效。
(三)科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1. 规律性知识的合作讨论。如某个时态的语法规律或语音规律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交流总结出规则。每个单元的G Listen and repeat的环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自己读一读书上的单词和句子,然后讨论它们的发音的共同点。然后小组内一起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哪些单词还有相同的发音规律的,有的同学找出的单词并不符合本单元的发音规律,小组内的同学就可以帮助他把找出的这部分词给排除掉。如:我在教学5B Unit1的G部分时,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得出这些单词中字母a都发/ei/的音,然后有的同学在小组内找出了apple, elephant等这些不符合本单元发音规律的词,小组的其他同学发现了问题并告诉其规律,有效的进行了合作。在教学六年级过去时的时候,教学A部分课文时,我将课文中出现的词组写在黑板上,动词后都加了d或ed,然后让学生讨论过去时中动词的变化规则和加了ed后单词的读音的变化,学生在小组内很快就总结出了规律,这样的小组活动比老师直接告知要有效的多,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出来的知识印象也更加深刻。
2. 竞争性任务的合作完成。如课堂开展的一些朗读比赛,表演比赛等等,这些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性任务,总能激发学生的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能够比个人完成任务的形式更加高效。如在进行一个单元的最后一个部分小诗和歌曲的教学时,在进行了初步的教学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操练,然后进行小组间的朗读或唱歌大“PK”。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往往最后总要向老师要个结果,还不太高兴与别人并列第一。这样的竞争性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存在信息沟任务的合作交流。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一定是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积极交流。怎么让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交流的欲望呢?存在信息沟的任务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信息沟就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它能促使拥有不同信息的双方通过传递和交流信息,填补信息差距,达到真实交际的目的。如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在教学5B Unit 3 At a Music lesson. BCD时教师创设了学校有三个俱乐部要招募新会员,在学习了B部分单词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调查表,让学生采访小组内其他同学会做什么想要参加什么俱乐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是比较高的。还有可以通过情景对话的方式。如在教学5A Unit8 A camping trip这篇课文后,教师设计了“Teachers’ camping gathering”(教师的野营总动员)的Happy reading(快乐阅读)活动。同桌的两位同学拿到的文章分别缺了部分信息,如Miss Hu has a       . Mr Xu and Miss Wang have        .缺失的信息在彼此的手上,学生们想要看全这篇文章就必须与组内同学交流”What does Miss Hu have? She has….What do Mr Xu and Miss Wang have? They have….”。学生通过有效的小组交流完成了手上的文章,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
4. 拓展创新的任务。教学中教师会设计一些拓展创新的任务,这些任务对于知识来说是一种运用和提升,对于学生来说个人完成它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些拓展创新的任务必然需要小组合作去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一起接受挑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学生的个人才能和个性特长也能得到发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拓展创新的任务还是比较多见的。如在教学6B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的课文后,教师设计了让小组合作去制作一个海报。海报的内容是你们小组准备组织的一次周末活动,通过这张海报去招募同学加入你们的活动,谁的活动愿意加入的人多,周末就准备组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有的画画,有的想宣传口号,有的想活动中加入怎样的元素才能吸引其他同学参加等等。虽然是比较大的任务,但是小组内的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去拓展创新,这样的任务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四)进行科学的评价
1. 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有利于小组的成长,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常规习惯,能够激励小组的进步。如学生在小组讨论或活动结束后,教师根据巡视和反馈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质量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小组活动开展不好的小组提出希望;对认真倾听其他小组发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没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小组进行批评。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增强了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2. 评价主体多元。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或小组。在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大多是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如:Good! Very good! Excellent! You are clever.等等。其实教师应该尝试将评价的权力教给学生,让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得到同辈团体的真心的评价后会很有成就感。我们教师逐步的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如可以在一个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后问:“Are they right? They did a good job. Right? How about their works? Do you like their work? What’s wrong with them? Let’s clap our hands for them, OK? …”
3.. 评价方式要多样。现在我们在很多课上都看到了形式各样的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构思新颖,从学生的童心需要出发,有的教学评价与本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有效的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如在教学3A Unit3 This is my fatherB部分水果类的单词时,教师就将B部分的水果单词做成水果卡片,每个小组桌上放一个盘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好的小组就可以得到老师奖励的水果卡片,最后小组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盘子里获得的水果卡片最多,哪一个小组就获胜。在奖励学生卡片的时候老师说:Which one do you like? 学生在获得卡片的同时还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表达。为了得到老师奖励的卡片,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积极参与活动,增加了小组的合作和凝聚力。当然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可能每节课都去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但也决不能用十年如一日的评价方式,时间长了学生就失去了兴趣,效果可能就要打折。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去多思考多设计一些有效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合理的建立小组,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科学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并科学的进行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