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学期总结 06-23
六月份研究小结 06-23
五月份研究小结 06-23
研究小结 12-19
课题组英语教师绘本创… 12-18
个人研究总结(徐丹)… 12-18
获奖课题研究案例(蒋… 12-17
课题研究论文(蒋文丽… 12-17
  中期评估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究>>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1
发布日期:2013-12-16   点击次数:    作者:蒋培华  来源:

 

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的课堂问答行为能促进师生进行思想对话,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我们也提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a. 精心酝酿提问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酝酿提问内容,科学地进行发问。如:课堂铺垫引入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又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数学课新授阶段,所提问题联系紧密,启发性强,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透彻理解新知。在巩固阶段启发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重难点处精心设计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
b. 适度创设提问情境
新课标教材非常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原先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融入鲜活的情境内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学生的思考。我们在情境中组织提问,也正体现了这一思想。如:在《小数乘法》这一课的导入部分,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老师新买了一套房子,需装修,想请同学们算一算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愿意帮忙吗?……”把枯燥的计算放入参观奶牛场的情境中等。
c. 灵活运用提问技巧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老师在这方面应有更高的造诣。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少而精。要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提问,因为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的问题不同,教学效果亦会有差异。要尽量避免一问一答式的简单机械的“小步提问”,要提倡能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留给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大步提问”。其次,提问的形式要多样,可以是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学生答,还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提问,都能促进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开展积极的思考。第三,难度控制要适度合理。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第四,提问的语言要简洁、准确、明了,有的无效提问就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含糊不清,因此学生不知所措。
d. 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要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展及变化组织提问。一般情况下, 学生在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意识中的矛盾激化、思维处于狭窄范围、受原先经验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即为提问的时机。不可刻意追求课堂气氛,一味地问个不停,其结果将适得其反。
e. 营造平等和谐的“对话场”
交流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要善待学生的错误,端正理答的态度,让学生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思考问题,获得发展。
f. 有效控制各类提问比例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一节较为有效的数学课,提问次数大约在25—35之间,提问次数较少,学生学习气氛不易调动,提问次数过多过碎,则易引起学生注意的无意转移。此外,我们还发现:无论是多么高效的课堂,像“对不对?”、“好不好?”这类教学组织或教学调节性的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有效提问决不是要杜绝这类问题,而是要把握一个尺度。一般情况下,低年级课堂教学应将这类提问控制在10%左右,中高年级课堂教学应将这类提问控制在5%左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