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课前思考: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及11~20 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的。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一方面巩固了11~20 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准备。并且在学生学会口算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同时,理解到加减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使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到逻辑之美。
教学内容:教材第86页例3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 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能进一步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和意义,能利用数的组成计算10加几以及对应的减法。
(4)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利用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对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6)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令
同桌说数的组成。
2、复习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小机灵出了几道题想考考大家,请看题。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教师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课中点评:利用学生喜欢做游戏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好上节课所学的数的组成,为这节课打好基础。
二、教学新课。
1、 教学例题。(完成学习目标1、2、3)
(1)教师媒体出示苹果图。
问:根据图里苹果的个数,你能写出怎样的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说给同桌听听。
(2)学生写在纸上,汇报后教师板书:
10+5= 15-5=
5+10= 15-10=
这四道算式是10加5及相应的减法。
(3)两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两道减法算式呢?
(4) 你是怎样算出10+5的得数的?
因为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
教师说明:因为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指名多个学生说这一算理)
我们已经知道了10加5等于15,你能很快说出来5加10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因为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5)算15减5、15减10又是怎样想的?
15里去掉5个一得1个十,是10;15里去掉1个十得5个一,是5。
齐读四道算式。
课中点评:
利用学过一图四式,让学生自己看图写算式算出结果,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汇报说出怎样算出结果比较难,孩子知道答案,但不知用数学语言如何描述,利用板书帮助学生掌握怎么利用数的组成算出结果,突破了这一难点。
三、巩固练习。(完成学习目标4、5、6)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生看图独立填空,计算时怎样想得数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组之间的联系。
师:如果老师说出一道10+6=16的算式,你能说出其他的三道算式吗?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5、第4题
同桌互相说说题意,列式并计算
第一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算?
第二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算?
小结: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算,从一共的数里去掉一些要用减法算。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课题:今天学习了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明确: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算,从一共的数里去掉一些要用减法算。
在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用十几的组成算,10加几就得十几,十几减几就得10,减10就得几。
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铺垫。《课标》还提出要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学新知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并未直接采用书上的出示蛋糕图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体会计算方法,并突出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
教学时能注意让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初步探究能力,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源,又予以拓展,较好的完成了教学内容。
虽然课堂教学容量较大,由于采用奖励五角星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学生学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
教学时能注意让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初步探究能力,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源,又予以拓展,较好的完成了教学内容。
虽然课堂教学容量较大,由于采用奖励五角星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学生学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