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是: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其中的关键词有:一个物体、平均分、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
由于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因此这节课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意图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四个汉堡两人平分、两个汉堡两人平分,每人得几个”的问题,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第二步,引出新知探究,“一个汉堡两人平均分,每人得几个?”让学生在分汉堡的过程中,体会半个不能用原有的整数表示,产生新数的必要性,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第三步,揭示1/2,学生通过直观图理解1/2的实际意义并用语言完整描述。分数的意义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用语言描述分数的实际意义,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层层铺垫、逐步渗透的方法展开教学。先让学生1/2是谁的1/2,解决学生对“一个物体”的认识问题;再让学生说说这个1/2是怎样来的,解决“平均分”“分成2份”的问题,再让学生说说1/2是其中的几份,解决“其中的一份”的问题。分步让学生理解这几个关键词后,再让学生完整的说说1/2的含义。
在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设计展开教学,但学生的语言没有跟上思维,他们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整表述1/2的含义。生1:“把1个汉堡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汉堡的1/2。”显然,这样的表述缺少了关键词“平均”。这样的情况是比较常见,而且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相同,怎样在关键词学生都掌握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将词串成句是本课的难点,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这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节课上我就采用课题组研究的策略——即时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完善语言表达,发展思维。因此,对于生1的回答,我给予评价:“如果能再添上两个字就更好了。”学生马上想到要突出“平均分”。接着生2表述:“把1个汉堡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一半,都是1份,就是1/2。”我给予评价:“你能说得更简洁些吗?”生3:“把1个汉堡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汉堡的1/2。”这样学生的描述就非常准确、精炼了。接着我又请了几个同学说说,巩固学生的语言。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层层铺垫、逐步渗透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加入即时评价,让学生亲历了分数概念的感知、理解、概括的过程,达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