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研究小结>>10月研究小结
10月研究小结
发布时间:2014-01-08   点击:   来源:   作者:徐忠义

 

研究小结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徐忠义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美术是记载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文字出现以后,美术作为语言的功能似乎有所下降,但因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始终未能被取代。而感知能力恰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的情感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之上。而人的感知系统中,尤以视觉的作用最为巨大。研究证明一个人所获信息的80%以上都是由视觉提供的。因此,英国文学家艾迪生热情的讴歌视觉:“我们一切感觉里,最完美、最愉快的是视觉。它用最多样的观念来充实心灵;它隔着最大的距离来接触外界的东西……它能分布到无尽数的物体上,能包揽最庞大的形象,能触摸到宇宙间最遥远的部分。”达·芬奇也认为视觉是人类的心灵与外界沟通的要道,是最准确的感官。
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及其与之相关的形象思维能力,是我们美术教育中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在当前美术新课改中,这些能力的培养及其提高无疑是对新时期的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月我从以下三方面着重作了研究:
一、从优化美术教学方法入手

 

 
在我们以往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中,形式往往比较单一。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或示范,学生照猫画虎,来完成教学任务。虽然对学生学会一种技能,找条学习的捷径,快速掌握知识、技能很有益,但这完全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灵活性和学习美术的兴趣,特别是学生的知觉的开拓和成长都被忽略了。虽然有极少数学生模仿较逼真,但这并无益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我认为,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应当从多角度出发,全方位地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变“教师为中心”的示范直观教学法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多让学生观察生活原型,用他们自己的特有的个性融会贯通地来表现,多从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的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作业,自由展示创作才能。如:《千变万化的线》,课前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澜起伏的线,让学生结合生活,自由想象:心电图、水波、群山……或者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想象出一幅与音乐节奏相合的线条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展,画的画当然也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又如:二年级《小树林》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能画出各种各样的树,有前后左右的关系便可。但画到上色时,有学生提出树叶的色彩,从而引发了树叶是啥色的大讨论!我没有直接回答他们,而是引导他们回忆平时的观察,来说一说树叶是啥色,从常规的绿色开始,黃色(秋)、红色(春、秋),回答到后面,有同学说树叶是白色(下雪天的树叶)、黑色(黑夜里及腐烂的树叶),甚至有同学说树叶是五彩缤纷的,问及原因,答曰:在树林里开音乐PATI时的装点或是晚上五彩霓虹灯下的树叶。至此,如果没有美术教育的话,学生几乎不会注意到感觉意义和特质。然而适当的运用形象思维能力是如此的重要,因为美术是诉诸于视觉的艺术,所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唯有美术课程在训练人的视觉方面效果最为明显,在此方面其他课程只能望其项背。

 

二、从更新美术评价体系突破

 

 
平常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的画:“老师,你看我画得像不像?”“你看,我的画和老师的范画差不多了!”其实,这对小学生来讲是完全不合理的。“像不像”与“差不多”,是学生把老师课堂中的范画作为样板,来以此衡量自己画画水平的高低。在这种标准下的学生,永远只会依样画葫芦。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学生已丢了自己的个性,他们不敢再有打破常规的做法,就连那一点仅存的思维想象能力也会随之扼杀在“摇篮”里,哪里还能有“创造”呢?更何况美术的创造并不简单地与现实划等号。允许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出现,才能打破千变一律的常规举动。况且,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准确、更符合他们实际的语言、表情、动作来评价他们的绘画或手工等作品。当然,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那么,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也需分层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我们也可以先让学生自主点评,而后同学间互相评议,哪幅画构思巧妙,哪幅画色彩搭配匀称等。此举既锻炼了学生对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学生间的意见交流比教师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进一步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从拓宽美术教学空间发展
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性格、习惯,对社会理解、观察都不同。每一个学生就像是一个点,班级就像是一个面,而师生交流、传授就像是一条线,这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空间。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教法,单一地示范,直观传授课本中的内容。我们应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发展性内容,从刺激学生的多个感观出发,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认识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环境下学习,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得到立体式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特征来获得有关知识和丰富的表现内容。如:进行以“桥梁”为题材内容的创作,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内容――现实中所看到的桥梁,上课利用图片资料,进行启发性观察,最后让学生回忆、讨论,明确桥梁的用途、桥梁的种类、桥梁的周边环境等问题。通过以上内容启发,使学生再创生活情境,利用平时搜集的废旧物资进行加工制作桥梁模型或者拿起笔来画桥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游览活动,如:组织学生观察自然景观,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还可以去街头和山林中去感知生活,培养学生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我们的美术教学如果有了立体的空间、多元化的渠道,我们的学生定会爱美、寻美、创美。
当前,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图像作为一种传达与交流的语言,其作用越发突显。人们甚至将我们的时代称为“读图时代”。学习美术能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对视觉现象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视觉灵敏、快捷,有效注意的时间延长,分辨层次变得丰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从而使他们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文化的资源,并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