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文本成果>>发挥学科过程性价值,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王文霞论文)
发挥学科过程性价值,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王文霞论文)
发布时间:2014-01-11   点击:   来源:   作者:王文霞

 

发挥学科过程性价值,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
现代社会是知识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知识型的人才,是具有创造力的新型的人才。而这些重担就落在我们教育者的肩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决定要教学目标的实现,所培养人才具备的素质。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课前准备、过程精化,反馈点评等各个环节落实到位。
关键字:课堂有效性   问题情境   探究活动    过程评价    课堂练习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和活动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情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首先,情境创设的目的必须具体、明确。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必须先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来进行分析,而且要有新意和启发性,找准情境与数学知识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客观的情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学完后,我在班上组织了“小小超市”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角色,如当售货员或顾客,使每个孩子对人民币的互换以及使用都更加熟练。
其次,创设情境主要是为了达成目标、完成教学内容,只要能使学生产生认知不平衡,引起思维冲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顺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情境,都是有效的情境。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创设一个故事情景:小明、小红出去野餐,有2瓶矿泉水,4个苹果,最后只剩下1块蛋糕,怎样才能平均分成2份呢?这样自然的引入到新课,先请学生猜每人分得多少块蛋糕,再实践操作分一分,分得半块就要用分数表示。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动脑,初步感知分数的产生,知识的过渡水到渠成。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顺利地直观地完成了预设目标。
另外,在充分认识情境教学作用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并不是每节课都要从情境引入,对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有效地探究活动。
可以说,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有效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但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组织有效地探究活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重组、修改、延伸、再创造,让原本相对静止的教材活起来、动起来,做到基于教材而不迷信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基地。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时,我就借助多媒体创设了“图形娃娃离开家”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原来统计静止的事物所用的统计方法现在没用了,主动寻求一种方便、实用的统计方法——符号记录法。这样把教材中可以直接通过数一数来统计的内容改成了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图形娃娃”的动画情境,突现了用符号记录法的优越性,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指出;数学知识能力的获得来自于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因此,数学课堂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观察、尝试、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眼、耳、手、嘴、脑多感官参与活动,全频道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让学生不仅有探究的意愿,而且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实践,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克服“师代生劳”的现象,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的实践行为落到实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在实践探索中主动发展。
同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主动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这对于学生实现认知上的互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强合作意识,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不仅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与学生共同探讨,互学互动,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合作技巧和方法。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每个学生的学具不够,肯定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而在教学长方体体积时,一人肯定也不能搭成一个长方体,同样需要小组合作。合作探究不仅是形式上的合作,更是思维上的合作。因此,教师应在理解算理、寻找规律、操作演示、分析推理、抽象概括时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要善于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认知、思维、方法、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信息、分析推理、交流讨论、归纳概括、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是他们发展的全过程。总之,在组织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让不同的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得到共同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行之有效。
三、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数学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伦理关系。其次,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赞赏他们的付出,所表现出来的微小的变化,及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评价的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老师们对于课堂练习的选择和设计都非常的重视。要使课堂练习真正起作用,首先要摒除一些已经出现的不良倾向。一些教师为图省事,往往过于依赖书本。所有的练习来自于书本且不加选择。书上的练习不是不好,只是书上的练习有共性,是最基本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投入精力设计出一些针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土产的、有版权的练习,会更省时更有效的。另外,有些教师留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太短,练习的要求又太单一,或者要求实践的作业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进去。这些做法,都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而我们要优化课堂练习,让学生的练习练到点子上,练在易混易错处,使练习题的针对性强,同时注意内容的迁移,要有利于深化理解,活跃思维。这就要求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能体现新旧知识的比较综合以及对新知识的引申发展与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减缓梯度。当然,还需要设计适量的综合练习,以不脱离课本为前提,允许学生不做难度大的题,精讲多练不能以时间论,该讲就讲,不该讲就不讲。最重要的,还是必须加强实践的操作练习。当然,我们得控制练习的数量,要少而精,切记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
 
此外,除了以上几点,我还认为,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做到这样几点: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
 
 
 
参考文献:张安娇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设计好练习》 教育论文网
      贾广索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 搜狐中国教师
      陈 燕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BX.YBXYP.COM
             《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