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主要是完成本课题实施阶段第三部分内容,即研究在如何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佳的教学成果,就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练习的设计、教学信息的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下面笔者就以上各个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要恰当、完整。
恰当,就是对大多数同学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完整,就是既要有知识目标,又要有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例如教学“认识乘法”目标应定为:1、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2、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科学、有序。
科学,就是要抓住本质的东西;有序,就是要既看到知识的阶段性,又看到知识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例 如教学“认识线段”时,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1)线段的概念;(2)线段的画法;(3)线段的测量。这样逐步加深线段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由于7、8、9的口诀与1——6的口诀有相通之处,因此教师教学时可帮助学生在采用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7、8、9的口诀,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
四、练习设计要有层次坡度。
有层次,坡度就是练习设计时,既要有基本练习,又要有综合练习,还要有发展练习。其目的是既要让学生学懂;又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学活。
五、信息反馈要准确、及时。
信息的反馈要准确、及时。是指对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切不可含混其词,对就对,错就错。并且对课堂上信息要当堂评价,实际教学时启发学生学生积极参加评价活动,并留有充分的评价时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然后才给出教师的评价。
总之,要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优化,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