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实际,落实教学目标
A板块的主题是“谈论家务”,通过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 am doing...”展开语言交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可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四会掌握单词morning, home, help, maths, sleep, jump, walk,并能在情景中准确运用。
(2)学生能三会掌握单词:housework, at home, ring, sweep, floor,homework, help...with, See you, stand, sit,wash clothes,并能在情景中准确运用。
(3)学生能初步了解、掌握打电话用语:Hello, is that ...?Yes, speaking.
(4)通过阅读,学生能初步认识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和现在进行时。
当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关于“谈论家务”为主题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理解现在进行时,能就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I’m sweeping the floor./I’m cleaning the desks”等进行练习和运用。
在教学中,凡是基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目标,学生能通过努力轻松达标;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也总能比较容易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依托学生情感,落实教学目标
本课的话题是用英语“上体育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按指令做动作”这个语言项目。体育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体育活动也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活动。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需求,投其所好,不必煞费苦心组织教学,琢磨教学手段,而应巧妙地利用学生资源,使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在实践中落实,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如教师可选择早晨第一课,进行本课学习。第一课,操场闲置,比较安静,利于学生倾听;学生在操场上课,比较新奇,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操场空间大,便于学生“按指令做动作”:Stand in a line. Lie on your back. Turn left/right. 在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学生兴致盎然,学习有成效。
在教学中,能用直观教具或肢体语言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直观情景落实教学目标,切勿一味地使用多媒体去落实教学目标。只有当直观教具或事物无法创设有效情景时,媒体教学才参与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落实教学目标。
基于语言材料内容,落实文化目标
在案例三中,尽管本课时语言材料简单,但是包含着几个国家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确定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同时,确立文化意识目标,即“通过学习,学生能具有一定的爱国情怀,初步具有多元的文化意识。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尽管不是每节课都能够有文化意识目标,然而对于文化意识特色突出的语言材料,教师应该进行文化意识目标的界定。教师不能因为语言材料简单而忽视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目标。语言学习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2011课程标准)。教师应该尽可能挖掘语料中含有的隐性文化意识目标,拓宽学生的视野,初步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