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研究小结>>研究小结2(钱春霞)
研究小结2(钱春霞)
发布时间:2014-06-23   点击:   来源:   作者:钱春霞

  4月份——5月份研究小结

目前部分教师语文课堂效率低下,首要原因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把握有严重缺失。4月份到5月份,我主要研究了如何把握好教学目标。经过学习和听课上课,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好教学目标:1.正确解读文本,准确定位教学目标;2.切合学生实际,整合优化教学目标;3.讲究凝练集中, 避免教学目标分散;4.围绕目标教学,形成明确目标指向。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效率低下的现象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的课堂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想象的空间大了,课堂上思维活跃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多了。但仔细观察分析:有的课堂一节课下来,教师好像没有多思考各种手段、策略运用的目的什么,与应有的课堂目标甚至去之甚远,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例如,有个教师就教学《苹果的五角星》一文,围绕“文中小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展开教学讨论,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好奇、热情、乐于与别人分享”,并有据可依,从文中找出相关字句朗读、体会,气氛活跃;之后的切苹果环节,学生更是积极参与,多位同学轮番上阵,其他同学乐滋滋当起观众,动手切苹果的过程虽不短,但学生仍意犹未尽;而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却收效甚微,最后对“创造”理解和领会的交流中,学生举手的寥寥无几,与先前主动积极的氛围大相径庭,自然这节课的教学效率可见一斑。
    探究部分教师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我觉得首要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把握有严重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明确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目标,或目标仅止于文本,课堂以表面上的热闹代替目标的完成。
    2.语文课堂教学停留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层面上,教学目标单一。
    3.有的教师不太注意根据课程目标、教材价值、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整合,热衷于游离文本浅层内容的分析解读,忽视学习能力培养。
    4.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过多,样样都要实现,结果是目标模糊,目标达成度低。
    5.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多元目标进行人为割裂,为“目标”而目标。
二、语文课堂走出低效首要的是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目标是灵魂,是方向。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即所制订的目标指向清晰,尽可能量化,表述具体,具有明确的策略指向。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好教学目标,我以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正确解读文本,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师首先要有效地把握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并能根据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准确确定课时目标的定位。比如,我们希望学生写作能力达到“言之有序”这一目标,就要历经言之有序地写一句话,言之有序地写一段话的过程,最后才能言之有序地写一篇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不同的学段对于这一目标的训练要求,并善于在本学段中关注能够承载这一目标的文本。我们处理课时教学目标,就要根据文本特点,以避免各个学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无区别的目标泛化现象,要在理解感悟中习得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到情感熏陶,提高学习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要准确地解读文本,最大程度地发掘课文中所蕴涵的教学价值,首先要细读文本,同时要结合整体目标和课堂目标要求,对教材文本进行二度开发和深度开发。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价值内涵,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2.切合学生实际,整合优化教学目标
    人们常说,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我们也完全可以这样说,只有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目标,才是好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了要关注国家的课程标准要求,更应当关注自己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确定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研究自己的学生心理、知识、能力背景,以及目前的学习状况和学校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情况。依据各种现有状况,找准教学目标的起点,设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中间的“距离”就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目标过高,会造成教学中的“越位”,强人所难;教学目标过低,则造成教学中的“滞后”,低水平重复。
    所以,教学中要主张“学生已经会的,不需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必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能教。”一切教学目标的定位,最终都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发展需要为尺度。
    当然,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的努力方向。我们既不能看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低,却硬性要求或不切实际、急功近利地要达到某个目标;也不能因为目标一下子能以实现,而放弃或就此降低教学的要求。而是要从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出发,将各种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优化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应当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规律的层级,将各项目标要求,科学有序地贯穿与学年、学期和每一堂课,从而使教学目标最终得以实现。
    3.讲究凝练集中,避免教学目标分散
    有的老师制定教学目标,都会围绕课程标准中 “三维目标”一一定位。但科学的做法是,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教材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加以整合、提炼而形成的。简单套用“三维目标”往往使教学目标模糊,失去语文学科的特性,也难以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集中一些,教学教程就可以充分一些,学生学得就可以相对深入一些。课堂教学集中在一两个核心目标上,花时间、下力气,通过组织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它。核心目标完成了,其它的附属目标会在实现这个核心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语文教学也应该如此。
    例如,还以上文《苹果的五角星》一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可以紧紧围绕目标“引领学生逐步感悟和领会‘创造’的含义”,采用循序渐进的突破法进行教学,以“鲜为人知”、“循规蹈矩”等词为切入口,通过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对比及指导朗读,体会两种不同方法产生的不同结果。以“魅力”为催化剂,引领学生逐步感悟和领会“创造”的真正含义。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切苹果上就没有太多的必要,也不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价值所在。而理解“小男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也不是文本的关键。
    如果教学目标弥散,学生无法确定自己究竟有没有长进时,无法确定自己长进多少,那么,教学就失去了激励性,也失去了有效性。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要明确而集中,并要用足够的时间、设计足够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4.围绕目标教学,形成明确目标指向
     制定出好的、切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第一步。好的目标还要有好的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才有可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如果课堂实施教学组织乏力,环节上东扯西拉,目标指向偏差,依然会形成效率低下的状况。
    在一年级《雨点》一文教学中,有位教师充分发挥了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最大效应,每个环节中,大屏幕上的雨点或是在池塘安然睡觉,或是在小溪里悠闲散步,或是在江河里欢快奔跑,或是在海洋中调皮跳跃,直观生动地给学生展现了雨点可爱的形象。每个形象展现后就指名让学生读,读的形式也很多样,女生读,男生读,齐读,把一篇美文肢解得七零八落,没有让学生感受到任何情感的变化。很显然,这位老师仅仅陶醉与情境的感染力,却没有围绕这篇美文的课堂目标要求,及时抓住各种教学的有效情境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实施教学,始终将课堂停留在浅表层次上,丧失了好的教学良机。究其实,是组织课堂教学时没有把每个教学环节始终指向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必然大打了折扣。
所以,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既要讲究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更要讲究教学的策略,要形成明确的目标指向,否则,只能舍本求末,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语文教学中,当老师们真正地用心思考“通过这短短四十分钟时间,学生到底该实实在在地得到些什么”这一关键问题后,在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应该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低效教学行为,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也就一定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