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美术第六册第8课《快乐卡通》教学设计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王建法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欣赏的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书(画)。卡通书是以大量的图画为主体,结合较少的文字,以讲故事或向儿童传递信息的书。此课应在“欣赏”上下功夫。欣赏,即增添画面的情趣又能渗透学生丰富的想象;欣赏,即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达一种自然感受又能学习画面处理的独到之处。同时卡通带来的快乐,可以是课堂中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画一画等过程,把影视作品、书籍画报中的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引进课堂,把学生喜爱的卡通玩具、卡通学习用品等作为上课的一道风景线,在一定的情景创设下,使学生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知识与设计过程,了解编绘方法与表现手段,了解中外及不同时代的卡通形象,在发展学生想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构思和创作能力。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一种放松、愉悦的心情中完成自己想表达的作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卡通书,了解卡通书(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地位。
2、技能目标:学习区分卡通画的特征,并掌握应用各种绘画方法表现创作。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赏析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更多好看的卡通书和画,分析卡通画书的种类,体会卡通带来的快乐。
2、探究卡通画表现的内容,各种表现形式和绘画技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表现的画面和内容相符,体现出卡通画的特征。
2、用各种美术表现方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师:卡通画的挂图,课件,投影片,有代表性的卡通书,学生范画。
生:自己的卡通书,卡通书的相关资料,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同学们,老师昨天布置大家带卡通书,卡通玩具,卡通布娃娃的,同学们都带来了吗?(带来了)下面就请大家拿出来给欣赏一下,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的?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感受卡通书在自己生活中的影响,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师概括
3、尝试画:学生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
4、点评、交流,指出优缺点。
5、揭题:这些书应该是小朋友都喜欢看的卡通书。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表现一些好看的卡通画。
(板书课题)
二、欣赏分析
1、自学质疑
引导学生打开课本并结合自己收集的卡通书资料,自主学习,认识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确定学习的目标,大胆提出自己对于卡通书方面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提问,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2、展示交流
学生小组内结合自己带的各种卡通形象(实物或图片),从形象、表现方法、色彩上介绍一下,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认知和相互的交流,初步了解卡通造型的丰富多彩和它的独特艺术魅力。)
3、欣赏活动
(1)师出示几幅卡通书的挂图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介绍一下自己对卡通书的认识。
(2)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同时展示一组卡通造型装饰的生活用品给学生欣赏,体会更丰富的卡通造型。
(学生欣赏叙述自己的感受,师评价和归纳,特点:讽刺、幽默、滑稽。方法:板书夸张,变形,简化。)
(设计意图:通过对多种形式的卡通造型的欣赏,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卡通造型的不同特征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水平,并体会卡通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4、互动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书上的范画,并结合自己收集的卡通书,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卡通书的特征与风格,如它表现的内容,表现的形式、绘画技法等。
师给予评价总结并板书:
卡通书的特征:造型简洁,技法丰富,内容多样,表现力强。
表现的形式、方法:
(1)卡通书有全图画和图文并茂两种。
(2)卡通书的篇幅有独幅和多幅连环两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深入认识不同形式和类别的卡通造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新实践
让学生拿出自己手里的卡通书,在班级内相互赏评,结合上面对卡通书特征的总结,讲解一下自己的卡通书的特征和种类,分析它们的表现技法,进一步交流自己有哪些新的方法去表现这些内容,并在小组内动手实践画画小草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改画创新,探究出更多的卡通造型的表现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改进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6、精讲点拨
教师示范创作一幅卡通画,结合作品的表现,讲解创作过程、各种绘画技法的应用及创作要点的把握,学生体会。
创作过程:
(1)回忆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构思表现的形式。
(2)勾画一些小草图,构草图时要考虑构思,草图作为落稿时的参考。
(3)修改草稿:根据情节和小草图,将不同的几个画面完成,注意每幅画面要有一定联系,前后呼应。
(4)最后将草稿勾为正稿,这一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改,但最好改动不要过大。
(5)添上一定的文字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体会卡通造型的创作。)
7、构思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创作构思,介绍一下自己将如何表现熟悉的卡通造型,或如何对范图进行修改创作,然后相互评价指正,师给予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构思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布置作业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造型进行大胆的修改创新,或是选择大家熟悉的小故事,进行卡通造型的创作,应用好相关的美术技法,体现卡通书的特征,形象尽可能符合故事情节需要,并独具个性。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迁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临摹和创作,指导学生注重各种表现技法的应用。
2、体现卡通书的特征,抒发自己学习创作过程中自己快乐的情感。
五、学生作品展评
1、师生共同矫正反馈创作中的误区,然后小组内自评互评作品,各组推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2、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评选出:
“最佳表现奖”
“最佳造型奖”
“最佳构思奖”
“最感人作品奖”等,教师评价奖励学生。
3、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六、课后拓展
收集更多的卡通造型图书,调查生活中各个领域对卡通造型的应用,并分析它们的特征,进行临摹体会。
七、板书设计
第八课 快乐卡通
特征:造型简洁,技法丰富,内容多样
种类:图画和图文并茂两种
独幅和多幅连环两类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通过欣赏、讨论、添加改造卡通形象,感受卡通形象的色彩、造型美,并设计卡通的形象,体会卡通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在教学中,我尝试对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作灵活的处理。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学生快乐的体验。在实践的工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在一定的情景创设下,使学生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知识与设计过程,了解编绘方法与表现手段,了解中外及不同时代的卡通形象,在发展学生想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构思和创作能力,这正是本课的立意所在。
师生活动中,学生注意力就比较集中,能自主观察范画,引出利用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手法改变现实中的人和物变换成卡通形象。在创作作品中学生也比较积极,所以作品内容都比较风趣。
同时一堂课,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学生是否真的能领悟您的课堂内容。这时候就是评价学生作业。一般的评价方式总是学生相互评、教师点评,而且总是说好的地方,真正的“点”没有说到。例如这堂课就是要指出学生作业中哪些卡通的方式、方法有变化。教师的点评要明确,紧跟课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