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课题组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课例研讨活动,主要是听裴红霞老师执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
研讨的主题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落实过程性评价的问题。教学中,裴老师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过程性价值的发挥和落实,没有采用常规教法,而是让学生读文提问,以思带学,溯源探求作者茹志鹃的写作思路。裴老师从“为什么到第三小节才出现‘樟树’二字”这个文本的原生性价值问题入手,引着学生一步步去品味文字,从樟树的外在特点学到樟树的内在品质,再由樟树谈到国母宋庆龄,由树及人,一步一步,按图索骥,从而完成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纵观整堂课,裴老师解读文本深刻到位,注重文本价值,顺应学生学习能力,用心雕琢课堂细节,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最浅近的方式”把学生“推到了最远的终点”。
通过活动,全体成员充分认识到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过程性价值的作用,同时也明确了相应的操作策略。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