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课题组织(2013年9月调… 01-11
课题组织(13年3月调整… 03-03
课题网站架构 03-06
课 题 组 织 03-0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03-05
  最新文章
评价表(张志清) 12-16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 12-16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2-16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稿… 12-16
《莫高窟》教学设计(张… 12-16
《第3课 版面设计》教… 12-16
表情丰富的脸 (教学设… 12-1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过程性价值的策略研究>>文本成果>>《风》教学案例(徐忠义)
《风》教学案例(徐忠义)
发布时间:2015-07-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忠义

 

《风》教学案例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载体。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绘画表现课,其对象风是我们身边时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摸不着,对它的表现只有从相关联的其它事物上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对象要有较深刻的认识,这是这节课要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本课应力求让学生多感官、全方位的体验对象。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由表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表现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三:画风
 
  1、风给我们是怎么样的感觉呢?
  微风------舒服
  狂风------怕
 龙卷风-----紧张、恐惧
  ……………………
  (用各种线条来表现风的特征)
 
  风来了,你发现地球上的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房子、衣服、树指、小草呢?(帮学生理解风的一些知识,为下面的表现作好铺垫)
 
  由于风本来就是抓不动啊,也摸不着,那我们怎么来画风呢?
 
  2、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
  3、怎么样才能表现出风的感觉?
  旗帜飘扬………头发飘起来
  风车装动………(在画面上如何表现风,加强风的表现形式)风的脾气变大了。
 
  讨论:你们见过几种风呢?不同的风对四周景物的影响一样吗?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小组一:老师,有春天的风,夏天的风,秋天的风,还有冬天的风。
  师:不错,回答得很好,还有吗?
  小组二:有,大风,微风。每当风来的时候,我们会看见屋顶上的红旗、气球都在飘动,有时在海边可以看见天空中的风筝飞得很高。
  小组三:还有强暴的风、龙卷风。它能把大树、房子、电线杆吹倒。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基本概括了风的不同种类。这说明同学在欣赏录像时很认真,观察很仔细。
  师:同学们,为他们的出色表现,掌声鼓励!
  师:同学们在大风中行走过吗?当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感觉到风的存在的?
  师:谁愿做小演员,表演人在风中行走的样子。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好吗?
  生:好(学生表演在风中的情景,师:媒体配风的声音)
  师:他们表演的真棒!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表演。
 
  刚才我们既表演了,又看过了人在大风中的变化,他们不但有动作的不同还有外形的变化同时还有表情的变化。大风中事物的变化实在太丰富了,他们常常被画家所描绘,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 (出示作品《阵风》)
  师:看到这幅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欣赏人物的动态及衣服随风飘动的形态。)
  师:这幅作品表现了几位藏族妇女在途中遇上陈风时的情景。画中,风沙遮天掠地,连太阳都暗淡无光,四位妇女在风中艰难的行走,有的头上面巾被吹起,有的顶风弯腰,有的背风倒退行走,一位妇女的帽子被风吹掉了,只好回身弯腰拾帽。他们的腰带、发辫、衣摆及一些饰物都被风吹得飘起来。这幅画,把对大风的感受真实的表现出来了。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朋友的作品(出示小朋友的作品1)
  师:你从哪里看出画面有风的?
  生:1.飘动的衣服 2.小孩的头发
  师:我们再看一幅(出示小朋友的作品2)但是在这幅画中,粗心的小画家把许多地方画错了,你能帮他找出来吗?
  生:指处画面错误之处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你真棒!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和这位朋友碰面,你可曾记得上学路上它吹走你的帽子,教室里乱翻我们的书本、作业时的淘气样吗?或是你们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时带给你清凉的的可爱样吗?现在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和这位朋友相处的情景。在作业纸上大胆地画一幅风来时的画面。
  师:我们可以通过树枝摇晃,小草、小花摇摆,树叶在空中飘落,雪花在空中飞舞,人们的服装随风摆动以及放风筝等活动间接地表现。这里有一首风的儿歌,又科学又好听,对我们的绘画有很大帮助。我们一起来欣赏。风级儿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案例反思:
 
      无论是哪一门类的艺术家,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生活素材和审美体验,为艺术创造积淀丰富的艺术体验,需要在艺术创造的初始阶段进一步有目标的丰富艺术体验,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亲身经历的“风来时”的生活情景入手,先让学生畅谈对风来时的感受。短短的几分钟,就唤醒学生对风的感知,丰富了学生的表象。
    小学生是在听着童话故事和看着动画片长大的。他们天生喜欢给世界万物赋予人的思想。把风拟人化处理,是我这节课的教学特色,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用儿童特有的天真来表现自然万物,更符合儿童的天性;更富有孩童天真的情趣;更能引发学生的想象,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石。
    本课通过使用引导教学法,分别从引导学生画风的线条、画物体、画人及事物,使学生在认识上解决问题,然后动手表现出来,使美术课彻底摆脱了过去的老师手把手演示、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思维意识的状态。画出的画完全符合孩子们主观意识,体现新课标精神。同时,在这堂课环节设计中综合体现了体现了语文(如说风的词语、课堂小朗诵)、科学(风的形成及风的利用)、说话(表达对画面的看法),使得课堂中出现的知识不光是单纯的美术知识,而是综合了各学科与本课内容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互动是新课程改革取得良好课堂效应的手段之一,在课堂上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充分的让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借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从而不断培养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