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66-67页
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王佳波
【设计思考】
创新性学习品质指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框框,创造一种新的、前所未有的知识结构,发展能适应现代创造活动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行为素质,并经练习而逐步形成自动化的创造学习行为或倾向。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于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知识的积累和建构纯洁的如同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教师在这段时间持续不断地培育他们创新性学习品质,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
《认识人民币》这一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十分紧密,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基础。如何更有效地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系统化,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快乐地学习,是值得我思考的。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来培育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品质。
一、创设情景,激发创新的热情。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我打算从学生喜爱的猜谜语出发,引导人民币,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离自己很近,很熟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信心,有话可说。再出示小明拿1角钱买1元钱的圆珠笔买不到,让学生来说说原因,帮帮忙来进入《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让学生感觉自己比小明聪明,乐意来帮助小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主要培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培育小学生创新性学习品质的8条课堂文化中的两条。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学习品质形成的起跑点,观察和思考是所有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基础。我打算在这节课中的认识人民币币值的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观察人民币并介绍认识的人民币,并要求学生说说怎么认识的,让学生不单单就观察而观察,在观察中要思考,用思考的过程和结论来支撑观察的结果。在教学人民币的进率,学生帮小明付一元钱的活动时,我在篓子里只放一两张一元的人民币,其余多让些5角、2角、1角的人民币。学生在1元的人民币没有了的情况下,就要想方设法用几角的人民币凑成1元的。并小组活动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别人拿的过程,并想想别人拿的对不对,这样,学生拿的方法就不局限于自己的那一种,对别人拿法的观察和思考也可以使自己的思路豁然开朗,激发新的拿法。
三、激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乐于创新。
学生的信心和热情是支撑创新性学习活动展开的精神动力,缺乏了信心和热情,学生的学习将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就成了机械的接受。另外,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只能维持10多分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激励性地评价,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起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现象】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谜语。薄薄一张纸,用处可不小,买尺买笔买橡皮都要用到它。
生:钱。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一猜就猜到了。那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吗?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一猜就猜到了。那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吗?
生1:我们到超市里买东西是要用到钱。
生2:妈妈买菜的时候要用到钱。
生3:我们上学要用到钱。
师:哦,我们要用钱交学费。
师:你知道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教师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师:今天老师介绍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认识,他的名字叫小明。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
师:今天老师介绍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认识,他的名字叫小明。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
情境:小明去商店买笔,营业员阿姨说:“一枝圆珠笔要1元。”小明给了阿姨一角。
师:阿姨会把笔卖给他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呢?
生:圆珠笔要1元钱,小明拿的是1角钱。
师:哦,原来小明他不认识人民币,那小朋友们认识人民币吗?
教师出示挂图1元纸币、硬币,1角纸币、硬币,1分硬币,5角纸币、硬币,2角纸币,5分硬币,2分硬币。
师:你能选一个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一下吗?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识的。
师:你能选一个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一下吗?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1:这是1元。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是1元的呢?
生1:它上面写了1元。
师:谢谢你的介绍。
教师板书:元。
师:请小朋友看1元的角上的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还有谁来介绍。
生2:这是2角。
生2:这是2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是2角的呢?
生2:它上面写了2角。
生2:它上面写了2角。
教师板书角。
学生相继介绍5角、1角。
教师指着5分,问:你认识这个人民币吗?
生:5分。它上面有个5还有分。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教师板书分。
学生相继介绍2分、1分。
师: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不常见了,但银行里计算利息时要用到分。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师: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
生: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学生齐读两遍。
师:中纸做的人民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能帮这位小朋友付钱吗?
师:中纸做的人民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能帮这位小朋友付钱吗?
生:能。
师:我们帮小明付多少钱正好呢?
生:要付1元钱。
师:那付少了,付8角行吗?
生:不行。
师:那付多了,付1元2角呢?
生:不行。
师:要付多少?
生:1元。
师:请小朋友们以小小组为单位按顺序一个一个到篓子里拿一元钱去帮小明买圆珠笔。
学生按要求到篓子里拿钱。
学生按要求到篓子里拿钱。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拿1元钱的?
生1:我拿1元。
师:你拿来1张1元。问:他拿的对吗?
生:对。
生2:我拿了5角,5角。
师:是几张5角?
生2:两张5角。
师:说两张5角别人听的更清楚些。
师:两张5角是几角?
生:10角。
师:他拿的对吗?
生:对。
师:老师有问题了,不是拿1元吗?他拿的10角怎么会对的呢?
生:因为10角就是1元。
教师板书:1元 =10角。学生齐读两遍。
生3:我拿了10张1角。
生3:我拿了10张1角。
师:对吗?为什么?
生:因为10角就是1元。
生4:我拿了1张5角,5张1角。
师:对吗?为什么?
生:因为10角就是1元。
生5:我拿了3张2角,4张1角。因为10角就是1元。
师:说的真完整。其余小朋友要向他学习。
师:1元钱的付法有很多种,请小朋友们以小小组为单位,按顺序一个一个说说你是怎么付一元钱的。
课后我们一起交流。
课后我们一起交流。
师:那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板书:1角=( )分。
生:1角=10分。学生齐读两遍。
师:别看这1分钱很少,在我们爷爷奶奶小时候就是1分钱1分钱攒下来的,要攒10分才是1角。还有一首歌叫《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想听吗?会唱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唱。
课间操《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师:小明终于可以买到圆珠笔了,老师代小明向大家说声谢谢。下面我们一起到商店里看看,你知道这些商品的价格吗?
学生观察图先说说,再连一连。
师:今天老师在教师里模拟了一个小商店。我的商店里有这些物品出售。谁来说说他们的价格。
师:别看这1分钱很少,在我们爷爷奶奶小时候就是1分钱1分钱攒下来的,要攒10分才是1角。还有一首歌叫《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想听吗?会唱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唱。
课间操《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师:小明终于可以买到圆珠笔了,老师代小明向大家说声谢谢。下面我们一起到商店里看看,你知道这些商品的价格吗?
学生观察图先说说,再连一连。
师:今天老师在教师里模拟了一个小商店。我的商店里有这些物品出售。谁来说说他们的价格。
生:一支铅笔4角,一把尺8角,一块橡皮:6角,一本本子5角。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售货员。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售货员。
师生模拟购物。
师:客人来了,你应该说什么啊?
生:欢迎光临。
师:你好,我想买一把尺。
生:一把尺8角。
教师买一把尺,给了1元。
学生找了2角。
师:谢谢,再见。
生:再见。
师:这个售货员做的好吗?好在哪里。
生1:她很有礼貌。
生2:她钱也找的对的。
生3:她对客人很客气。
师:小朋友在够物时也要注意文明购物。
师:请小朋友以小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一个小朋友做售货员,一位小朋友做顾客。其余两位小朋友在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他们付钱付的对吗?找钱找的对吗?如果不对,要及时指出来。
学生开展活动。
【课后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在这节课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思考,基本能达到课前预设的目标。
一、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一听说要猜谜语,显得很高兴,小手一个个举得高高的。谜语的难度又适合他们,一猜就中,学生较有成就感。小明拿1角钱买1元钱的圆珠笔买不到后,学生表示自己认识人民币,比小明聪明,比小明能干,也都愿意帮助他。在这个活动中,我觉得从轻松的谈话、学生喜欢的活动、简单的思考导入学生是乐意接受的。导入问题并不一定要有难度,如果刚开始就出现难题,有的学生的信心会受挫,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的思考有由易到难的过程,在激发起学习积极性后再让他们思考会更有效。
二、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学生能边观察边思考。
观察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观察不思考,学生的观察就没有目的性,观察变得毫无价值。只思考不观察,思考就失去了依托,不能顺利的进行。这节课中,我注意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结合。当学生在观察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想,使观察有方向。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不要盲目地听从他人或依赖他们自己不思考。例如在购物活动中,我提出:“请小朋友以小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一个小朋友做售货员,一位小朋友做顾客。其余两位小朋友在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他们付钱付的对吗?找钱找的对吗?如果不对,要及时指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任务,每个人的思维都要活起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合作想出很多种付钱的方法,如怎么付1元,怎么付8角,怎么付5角等,创新也在学生的思维中得到体现。
三、及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本课中,一开始学生猜对谜语时,我表扬他们真聪明,学生觉得有成就感,就乐于继续动脑筋。小明不认识人民币,他们认识让学生树立起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学生在介绍人民币时,对他们的介绍作出评价“说两张5角别人听的更清楚些。”将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给其余的学生在表达时建立起模型。学生在介绍自己怎么样付1元钱时,让学生评价付的对不对,激发其余学生认真听,积极思考。购物活动中,让学生评价售货员做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到自己在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怎么评价他们的行为,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让每个环节都发挥他作用,从一点一滴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为主要培养学生这个学习品质而其他的就不重要了,各种学习品质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