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更多
2018年秋学期课题研究总… 09-13
“衣的科学问题”活动设… 06-08
最新动态
课题研究小结 01-10
研究课通知 01-07
研究课通知 01-07
课题活动在村前小学举行… 11-02
研究课通知 11-02
2018年秋学期课题研究总… 09-13
五月理论学习(吕卉) 05-06
四月理论学习(吕卉) 05-0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穿的科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研究动态>>课堂实录及评课
课堂实录及评课
发布时间:2017-05-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吕卉
第一节课:《认识衣服的面料》 执教:周波 1、师:今天老师看到了大家穿了各种各样的衣服,衣服除了颜色图案款式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材质 师:材质就是我们所说的面料,你们的衣服一般都有什么面料 生:棉花 布 棉线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衣服的面料,通过认识面料来认识它们的特征。 2、拿出材料:看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哪些面料(太空棉、绸缎、亚麻布、真丝、涤棉) 师:认一认:都有些什么面料? 说一说:这些面料做的衣服最适合在什么季节穿?为什么? 你认为这些面料最适合在什么季节穿呢? 生:太空棉适合在冬季 师:你觉得这些面料都来自于哪里呢? 生:来源广泛,有的来自于动物有的来自于植物 不同的面料用途不一样,来源也不一样。 3、如果今天爸妈带着我们去买衣服,你怎么样鉴别那些衣服呢?讨论一分钟 生1:衣服上有标签,标签上有面料,一个小袋子塞一些原材料 生2:鉴别毛皮的话可以按一下 生3:用手摸一摸,手感不同 生4:拉一拉,弹性不同 生5:敲一敲看看耐磨性 师:出示板书 用手摸:拉一拉、揉一揉、抖一抖;用放大镜看;用火烧 出示记录单,教记录单纪录方式 4、指导实验,刚刚大家都是按黑板上的方法来研究面料,最后一个用火烧需要用到酒精灯,老师帮你点燃,被燃烧的物体放在外焰,熄灭时用灯帽盖住。老师演示两次。 实验要求:1、在记录表上填写面料名称序号及鉴别方法。 2、在“用火烧”时,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并用镊子夹住面料在火 焰上点燃后,放在蒸发皿内燃烧 3、边实验,边纪录现象。 学生实验。 汇报实验: 老师介绍其他常见面料的特点。 (减少实验材料,增加汇报时间,实验研究面料特点指向面料性质如舒适度结实程度美观度,再指向用途。) 第二节课:《穿衣服的学问》 执教:吕卉 1、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衣服,那我们先来讨论讨论衣服有哪些作用呢? 生:保温;装扮自己;遮羞 2、今天我们就来讨论温暖的衣服,老师刚刚觉得很热,脱下衣服我就觉得很凉爽。衣服肯定给我增加了热量。那衣服可不可以给我增加热量呢? 生1:可以,衣服可以产生热量 生2:不可以,衣服不可以,热量是人产生的,衣服只是防止热量散失 师:那衣服能产生热量吗?实验材料冰块衣服。你想怎么做? 生1:衣服包住冰块,看冰块会不会化 师:为了做对比,还要有一块冰块布包住衣服。这个实验你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可能看到没有包住的冰块最先融化,说明衣服不会产生热量 师:老师提前做了实验,一个冰块给它穿上了小棉袄,另一个冰块没有穿衣服,你看到了什么 生1:穿上衣服的冰块融化的慢,说明了衣服可以保住里面的温度 生2:说明衣服不能产生热量 3、师:既然衣服不能产生热量,那为什么穿着衣服让你感觉热起来了? 生:因为衣服能够保住热量 师: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吗?讨论一下 生1:把两杯温度相同的热水,一杯包裹衣服,一杯不包裹,看那个冷的快。 师:怎么看谁冷的快 生:用温度计量开始和结束的时候的温度。 师: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实验? 生:对比实验 师:对比实验要注意什么 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一样,一个穿衣服一个不穿衣服,热水的温度要相同。 实验步骤:准备两个瓶子 师:老师做了一个实验。裸露在空气中的热水,8分钟从92摄氏度降到了82.5摄氏度,下降了9.5摄氏度;穿上衣服的热水,从92降到了85.5,下降了6.2摄氏度。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穿上衣服的热水降温降的慢,说明了衣服确实有保温的作用。 师:人是恒温动物,会一直产生热量,这些热量要及时排放,排放过慢就会觉得热,排放过快就会觉得冷。可是为什么穿着衣服的冰块化的就慢呢? 生:衣服就像冰箱,阻碍了和外界的交流,不让里面的出去也不让外面的进来。 师:保温我们可以理解为保持温度,也就是说你放进去的东西是热的,它就会尽量保持它的热度;如果东西是冷的,它就会保持它的低温。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 生:卖冰棍的箱子上盖一层棉被。 师:衣服可以保温,那衣服保温的能力都一样吗?和哪些因素有关? 生1:与衣服的厚度密度有关 生2:与纤维的材料有关。比如棉花,纤维比较紧密,所以保温效果要好 生3:与衣服的组合方式有关。 师:是不是这样呢?和“面料材质”、“厚薄”、“蓬松度”有怎么样的关系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吗?分组设计。 生1:假设衣服的与厚薄有关 改变的条件:衣服的厚薄 不变的条件:时间地点温度面料材质都不能变 实验步骤:两杯热水,一杯薄薄的布,一杯厚厚的被子 生2:假设与材质有关 改变的条件:衣服的材质 不变得条件:时间,水量,衣服的厚薄 实验步骤:3杯热水,分别用丝质,棉花,棉布包裹起来,一段时间后看下降的温度 师: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只能是一个,其他都应该相同。试验中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生:每隔一分钟纪录 生:小组合作,减少误差 师:1小组合作,合理分工 2两个瓶子同时计时,同时读数 3两个瓶子的起始温度同时读出后,开始计时,计时5分钟,每分钟读一次温度,秒表不停 4读数时,温度计竖直,视线与液柱顶端齐平;若不是整数,要估读 5尽量不要碰到瓶子,以防烫手 实验汇报: 生1:研究厚薄的数据,厚的下降了3,薄的下降了5。所以衣服越厚,下降的温度越少;衣服越薄,下降的温度越多。 生2:研究面料的数据,羽绒和纤维棉下降的温度都是4摄氏度,保温效果一样。 生3:研究面料的数据,棉和羽绒的下降温度羽绒的要少一点,羽绒的保温效果好一点。 师:羽绒是中空絮状物,饱含大量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形成隔热保护曾。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衣服呢?有一个26摄氏度法则,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温度,加起来是26摄氏度就是人体最舒适的穿衣搭配,下课后你可以自己试一试。 说课: 周波: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穿的科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围绕这个课题开展一系列课例研究。这节课是我们课例研究中的其中一节课。我们的课例研究思路是“认识衣服面料、面料的纺织、面料的染色、衣服的功能、衣服的洗涤、保养”。我今天先从“认识衣服面料”开始。 我主要参照了鄂教版和教科版的相关内容,设计了本节课。我把这节课分为三个版块“认识不同面料”、“鉴别不同面料”、“综合应用不同面料”。目的是将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科学梳理,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面料,并在不同环境中穿着不同面料的衣服,使每种面料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究更多的有关面料的兴趣。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身边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面料与人们生活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利用有结构材料研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索和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今天的教学,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全面,在实验方法的指导上不够细致,所以课堂的生成与预设有所出入。借着“科学送培”这个平台,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吕卉:本科基于沈亚萍名师工作室子课题《“穿的科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我们的课题打算从衣服的面料——功能——洗涤这三方面研究。 本课隶属于功能这一领域。说到衣服的功能,学生最先想到的就是保暖。实际上学生对衣服为什么保暖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例如,最开始活动一的设计“衣服能不能产生热量”,是用衣服包裹住书本,猜测书本的温度会不会升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可能会升高。根据左老师的意见改成了包裹冰块,实验现象明显、易操作、耗时短。活动一的设计有利于一部分有认知偏差的同学更好的理解。接下来就自然引入活动二,并且借助活动二解释衣服为什么保温,而棉袄裹住冰块反而不容易化的原因。最后设计了对比试验研究影响衣服保温能力的因素,由于影响的因素众多,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材料的选择很头疼。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 评课 一、刘海粟徐玲琳 设计层次清晰有条理 优:设计贴近生活,从选什么样的衣服作为主线,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 提供材料丰富,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 对学生评价个性化,用“敢不敢”来激励学生 意见:在学生思维的挖掘上浅了一点,多问为什么,最后汇报时给学生讲 规范酒精灯的使用,学生第一次使用酒精灯,避免使用打火机 实验指导中老师讲解过多,学生接受少,建议用小视频的方法,包括在燃烧时的观察方法,看燃烧速度、状态、灰烬,避免学生不会观察 ppt的展示要贴近学生视角 二、国英小学陈雨薇 1、教学环节清晰,从衣服能产生温度吗到衣服能保温吗,最后到衣服的保温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本节课中最大的困难,实验效果是否清晰,热水倒进杯子中的过程就已经在降温了,再加上学生的误差,当温度差别不到3摄氏度,就不能说明结果。 3、第一个实验,让学生看的是实验效果;第二个实验,才让学生看的是实验数据。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和分析时间 4、课题和板书。板书要体现整节课的重难点和脉络,需要重新梳理。 5、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倾听,对学生的回答要快速倾听并给出评价,捕捉到学生的亮点,提升学生的思维。科学课的问题设计需要更合理,保温杯和保冷杯的材质并不相同 三、左文飞 两节课都暴露出很多问题,用怎样的节奏来推进课堂,学生的节奏还是自己的节奏还是两者结合。我们有勇气来尝试,设计了一个可能错漏百出可能有争议的课堂,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发展,感谢今天两位老师愿意展示自己。 四、教师讨论 甲:实验表格设计,在观察方法有自己的步骤,所以设计成空白让学生自己填写。结果学生在操作中会把自己感兴趣的放在最前面,所以还是填写好步骤给学生最好。 乙:学生在回答面料适合什么季节的时候,当学生出现错误答案时,老师要给出正确引导。是直接告知还是留有悬念,都必须给出回应,而不是不处理不评价。 丙:酒精灯改成蜡烛,学生的注意力被酒精灯吸引,蜡烛更安全。第二节课,冰块是否改成常温的冷水,结果穿衣服和不穿衣服水的温度没有变化,学生确定衣服不会增加温度 五、沈亚萍 大家的评课都围绕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计,材料的选择,课堂的推进。两位老师都是乡村教师,在上课时缺乏同伴的交流。这次展示是第一次展示,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有问题存在才有研讨的价值。 内容的选择:基于生活,改善生活,两节课的最后都能让孩子们观察思考我们生活中的穿衣服的学问。 目标定位: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而是要长远考虑自己的课题,定下总目标,围绕目标自己设计活动。 活动设计:我的活动是否设计合理可操作,理清楚目标再设计活动,活动设计好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再考虑课堂的推进。 第一节课在苏教版上有纺织材料,课的设计比较传统,创新的点不是很多,而且学生已经学过纺织材料,在方法和操作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方法技能要求需要再提高。 认识面料环节并不能局限在光知道面料名称上,把认识窄化了。材料的选择上要更精简,实验的顺序要强调,烧的物体要提供2份。酒精灯过于危险。 第二节课的题目不是非常科学。课堂一共3个层次,衣服能产生温度吗?用的演示实验;衣服为什么能保温呢?用的是现有的实验数据;怎样的材质保温效果好呢?用的是学生操作实验。建议:简化实验,节约时间;缺乏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是无根之物,先有观察才有分析。通过学生对观察和数据对分析认识到衣服是不能发热到,最重要到是数据的分析,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老师给出小结而不是老师全盘托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