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宗旨。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学生逐字逐词地译出原文自然是不合理的。但从训练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的角度来看,要求学生大体上译出原文又是必要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翻译课文。有的教师担心学生读不懂,逐字逐句的串讲,一字不漏,表面上看来很彻底,实际上学生并未真正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句意,而是在机械地做文字串连游戏。诚然,学生在自主翻译的过程中会有错误或曲解的地方,但如果教师点拨得当,是可以得到纠正的。只有让学生自己译,他们才会体会到文言文的特点和妙处,才有利于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另外,由于个体学生理解文言文难度较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词句理解上有不同的地方,要提倡大家交流讨论,让个体的理解感受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得到补充和矫正,要鼓励学生互助、合作、协同攻关,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拔,使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变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