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理论学习2王彩霞
发布时间:2017-12-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彩霞

12月份理论学习2

 

小学生毕竟还没有正式大量地学习文言文,真正学习文言文是在升上初中后。我们没有必要弄得很紧张,给孩子又增加一种负担。但是,做一些必要的启蒙,尤其是做一些相关的引导工作,我认为还是十分需要的。所以,我不想在这儿讲什么学习文言文的具体方法,而是想介绍一些我们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喜欢文言文和学习文言文的途径,作为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启蒙。
一、培养孩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让孩子适当接触一些比较有趣、相对比较容易的文言文故事,例如一些比较生动的寓言故事。如果您让小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兴趣,那您就是很大的成功了。信心也很重要。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东西都是可以学好的,别人能学好的,你也一定能学好。没有必要紧张,更不必要自卑。你不比任何人差。尤其是刚刚起步,只要认真对待,肯定不会落后于人。如果多用点心,反而是可能优于人,超越人。
二、可以与课外阅和作文结合起来,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多积累和增长文史知识。因为文史知识的广博对于学习、理解文言文非常有好处。
三、让孩子看四大名著的原著。
关于四大名著的语言有点复杂。有人说:四大名著,它们用的既非文言文也非白话文,而是民间的通俗语言,或者说是明清时期的白话文。因为就是写给文化水平不是那么高的老百姓看的,当然很容易懂。但也有人说:其实四大名著是文言文和白话文夹杂的,它们是那个语言过渡区的佳作。我认为,对于那个时代的老百姓来说,四大名著的语言是不难懂的,几乎就是人们的口语;但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它们就不是什么口语或者白话了,而是带着不少的文言成分。应该可以说:四大名著的语言是半文半白的。读四大名著的原著,不算很难懂,小学生大致可以看懂;但也不是很容易,很轻松。正因为此,读四大名著原著,就成为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式。既读名著,又学文言文,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并且可以选择简注本,更便于阅读、理解。
四、读《聊斋志异》原著。《聊斋》被称为文言小说的最后一部高峰之作。您读一下就知道,它们并不是很好懂。应该比《水浒》、《三国》的原著还要难懂。但是,它是由许多短篇组成的,而内容又比较有趣,所以,选择一部分自己喜欢看的故事来看,还是比较轻松的。我们不必要求孩子从头到尾看,完全可以选读。
五、还可以看一些林琴南等人的文言翻译小说。虽然从准确翻译名著原意来说可能有欠缺,但从翻译的趣味和学习文言文的角度看,却是别具一格的。我小时候看过他翻译的《茶花女》,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再看其他人新翻译的《茶花女》,就感觉味同嚼蜡。
六、看一些《史记》之类的历史书片断。有不少人说:从阅读《史记》等书中,学习了文言文和写作。的确,《史记》不仅是精彩的历史书,也是很高成就的文学书。非常值得我们阅读和学习。
七、背诵、学习古诗词。这个道理不言自明。
八、学习成语。成语大部分来自古文。在成语中几乎包含了文言文的所有句式和语法特点。学习成语,不仅是积累了大量好词语,而且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又学到文言文的许多知识,对将来学习文言文大有帮助。所以,我在十九楼上开了博客,每天教孩子学一个成语。
九、找到合适的有关文言文学习的参考书,适当学习,不必贪多。

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小学文言文起步》还是不错的,不仅能学习文言文,而且对孩子们拓展知识,开阔眼界也大有好处。在编排上,它是从易到难的,也比较可取。但具体说来,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家长做些引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