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常州市沈亚萍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星河实验小学举行,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来自泰兴的校长跟岗团们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以“研究衣食住行的科学活动和问题”为主题,深入剖析课堂教学,探索有关衣食住行的科学活动及教学方法,探寻更高层次的研究路径与策略。
首先,来自湟里中心小学的吕卉老师和星河实验小学的左文飞老师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两位老师都基于教材和生活进行了课例开发,给大家带来了思考和启发。
吕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衣服的静电现象》,从最常见的衣服静电现象切入,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接着利用气球摩擦实验体验静电现象,孩子们在有趣的实验现象中感受到了神奇的静电;然后继续利用气球实验,巧妙地利用实验现象总结出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原理,并利用视频更好地探究静电成因;最后再创设情境,探寻消除静电的原因,回归生活。
左文飞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食物的能量》,从“恒温”入手,探索人类为何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检测食物是否能提供热量,最后引申到恒温的价值。左老师着眼儿童的目标设定、针对具体教育对象的活动设计,让儿童进行着“全人”“全时”在线的深入探究,让课堂因儿童的认知进阶而不断流转。40分钟里,儿童是探究的主人,活跃在课堂的每一个阶段,他们在为自己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遇,让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核心素养就在这无痕的教育之中落地生根。课堂上的左文飞老师敏锐地捕捉生成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儿童施加积极的影响。
在两位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很好地体现,他们会思考、善表达、爱动手,他们的大方、灵动、好学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在研讨交流环节中,两位执教老师针对自己的课堂设计进行了交流,工作室各成员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结合研究主题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家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和学生们精彩表现,同时也针对问题提出困惑,给出建议和参考。工作室领衔人沈亚萍老师也提出:通过主题研究要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研究价值所在,不能就“衣”论衣;引导大家思考教学设计如何定位目标?要秉承怎样的理念和课堂状态?建议老师们要聚焦活动,关注学生的方法、技能、认知及情感的提升,要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发掘资源和捕捉资源,进一步明确了后续研究方向和任务。
本 次活动我们从衣食住行科学活动和问题研究这个大主题展开,通过课例实践、分析研讨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策略,同时本次活动加强了各校教师间的互动和交流,开阔了教学视野,提升了教学素养,促进了专业成长!活动的圆满成功,必将激励工作室成员继续在小学科学研究之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