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基于思维广场的数学学习群构建的实践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理论学习笔记2021.11
发布时间:2021-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汪娇美

理论学习笔记2021.11

                   ——走向个性化的新型课堂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到教学实践中,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为例,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思维的优势,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下构建个性化课堂的实践方法,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希望此次分析可以为更多一线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个性化课堂;应用对策

基于“互联网+”下的小学个性化课堂构建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

构建小学;数学个性化课堂的重要前提基础就是,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保护学生的个性,一切教学设计都应当围绕学生出发。首先,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保证在新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激发,新的模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否则为无效教学模式。只有学生自愿参与才能使得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其次,个性化教学的实施,且本质就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小学生知识技能、生活经验的不足,使其在很多问题上无法快速理解、接受、适应,而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自身特点,比如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一个民主的课堂,学生愿意发表自己看法,提出意见,进而逐步提升教学效果。

(二)引入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从学生兴趣特点出发,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助力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情境,应当由教材出发,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要保证学生能够接受,产生求知欲望。例如,讲到有关空间和图形方面的知识,以往都是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或者立体图形,尤其是立体图形,学生很难体会到空间感,而引入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在课堂上现场为学生演示,选择电子白板上的动画功能,将画好的立体图形展示给学生,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着画一画、拼一拼,多方面的感受数学图形的空间特点。通过点击鼠标,便可在多媒体动态展示下,看到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借助翻转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互联网+”下衍生出的翻转课堂赢得了众多教师的喜爱,此种将学习前置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利用更多时间去提升教学质量。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在课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并总结存在问题或者针对知识提出自己的质疑,带到课堂上,师生讨论后共同解决。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很好的提升了学习自主性,也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以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选择较为简单的知识点,让学生课前预习、学习,可以观察教师提供的微视频,学习当中有关简易方程的知识,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拟题并列出相应的简易方程。而后在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换题目,检查。促使学生深入的学习、思考、总结相关知识。在课下,为进一步巩固知识掌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题目测试,采用线上检验的方式,自主完成测试并提交答案,学生可以直接获取到测试结果,从而了解学习存在的问题,而教师也可以更加直观的获取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挖掘教学资源,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需要将教学信息以立体化、丰富化、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除了可以变换数式之外,还可以从“形”上进行变换。例如,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为学生展示几何模型,向学生呈现出图象在平移、翻转、伸缩变换全过程,借助信息技术将复杂数学问题简单化。此外,也可以依托互联网,与学生一同搜索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丰富数学内容,促使数学教学充分和信息技术相融合,扩充教学资源发挥网络优势,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合理提取生活元素,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将课前搜集的网络资源以慕课的方式播放给学生,如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圆形轮子、圆形井盖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汽车的轮子不是正方形的?下水井盖不是三角形的?”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探究、讨论,最终总结出:因为圆心到圆上所有点距离是一样的,车轮为圆形,这样在行驶过程中才不会发生颠簸。由此帮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解决了数学问题,进一步拉近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距离。

[1]冯武元.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南北桥,2018,020002:177-178.

[2]任小娟,余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2020,12(23):123-124

[3]王倩."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3410: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