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基于思维广场的数学学习群构建的实践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理论学习笔记2023.10(吴倩茹)
发布时间:2023-10-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倩茹

运用合作学习开展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将教学目标放在学生的知识学习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的发挥,要让学生能够在自主习、合作探究中发挥出学习能动性,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更是如此,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教师需要了解,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高效教学。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运用合作学习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开展高效小学数课堂教学的目的?本文从合作探究、提出见解、小组竞赛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运用合作学习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这个充满竞争、充满机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素质教育更加突飞猛进地发展。而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也绝对不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让同学们能够积累更多学习技能是更为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有效的合作能够让同学们个人的能力有更好的发展。而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学习的模式中,更是可以通过两个或多个以上的群体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某一目标。合作学习的课堂设计模式并不是全新的,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已经积累了很多比较成功的经验,有效运用合作学习的理念可以转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单一化、模式化的教学弊端,更是能够为同学们的探索、思考和发现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有了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够有更好的多边互动的条件,每一个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通过一些对应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来收获一种成功的体验。这种教学方法更是强调了教师和同学们在课堂上相互协作的关系,也能在师生的相互帮助、共同努力之下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而同学们通过小组的划分能够在各自的小组中勇敢提出自己的见解,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平等的环境下,实现知识的收获与思维的拓展,这对同学们认知能力的丰富和交往过程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有些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有些学生的组织能力比较强,这些不同的能力在课堂上都能充分彰显出来,能够让同学们更加积极地表现自己。即便是学习水平上有所差异,但是在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于同学们之间良好友谊的沟通以及小组凝聚力的发展来讲也都有很大的价值,而且更是能够满足同学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感。这种团结协作的意识并没有完全取代同学们的个性化发展,同学们依旧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在相互的磨合中实现意见的统一,实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统一,也能够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竞争与合作的统一。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的,在更多的时候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效通过合作的过程来培养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更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程序。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

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需要先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形成,从而利用小组内组员之间的不足及优势,起到巩固与拔高的作用,并进一步落实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有些同学在日常教师提问时,根本不敢主动举手来回答问题,不仅是因为同学们的性格内向,还有一些学生害怕自己出现错误而受到教师的责备。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也为了让同学们都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选择合作学习的方式非常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提出见解,并在学生提出见解时对学生提出表扬,以此不但可以提升学生提出见解的自信心,还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使学生积极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小学数学知识。

)引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建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并为学生制定小组合作的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步骤。不同任务的选择能够实现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选择任务必须要以明确的问题形式提出,让同学们能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讨,所以问题的选择必须要由各位教师提前筛选,从同学们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和背景出发,让同学们能够围绕着一些更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此不但可以活跃教学的氛围,同时还能够通过组队队员之间的合作、竞争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可以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统计》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组成三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在分好组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合作小组的任务:“ 一位学生负责询问,一位学生负责记录,一位学生负责根据记录绘制统计图。”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本课的合作学习要求:“ 每个小组都需要抽取小组顺序,并将相应的序号牌别在衣服上。学生有25分钟的时间统计并绘制统计图,统计的内容不限。在25分钟内,学生可以在班级内自由活动,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身的任务,并帮助小组成员完成相应的任务。在时间结束后,所有学生上交统计表。教师根据小组所上交的统计图的完整性和清晰性进行评判,最终选出前三名的小组,并给予奖励。”在讲述本课的小组合作任务后,教师可以开始计时,并让学生动起来。

25 分钟内,教师可以坐在讲台上观察学生的统计情况,并适当向学生说明剩余的时间。在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收上学生的统计图,并对学生的统计图进行打分。在打分后,教师可以展示前三名的统计图,并给予前三名的小组奖励。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讲解本课的知识。教师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开展小学数学合作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可以为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鼓励提出见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兴趣

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发问。由于对待同一问题,每一个同学在思考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得出的答案也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在设计开放性的合作讨论问题时,教师不能给同学们固定一个唯一的答案,而面对同学们多种多样的思考模式,教师也应该细心帮助同学们分析对错,尽可能纠正同学们在思维发展过程中不正确的地方。通过同学们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在不同见解的探索过程中锻炼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使学生积极提出见解,并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小红有20个苹果,她2天吃了全部苹果的 20%,请问小红按照这样的速度吃苹果,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吃完苹果?”进行解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组成小组。在学生组好小组后教师可以提问:“本题目明面上的关键信息有哪些?”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并解答。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以点名让举手的小组回答。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根据题目的关键信息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并在学生小组讨论后,点名让腼腆的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其进行鼓励。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表扬。之后,教师可以接着提问:“能否根据推断出来的信息进行计算?”并让学生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计算。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向学生讲述本题。教师以此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及提出见解的自信心,并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创设小组竞赛,落实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欲望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催化剂,能够加速课堂氛围的形成。在数学课堂的发展中,竞争与合作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同学们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小组内部的共同提升,而通过每一个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交流,也能够推动班级所有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在让小组内部实现合作交流之余,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不同小组先派出代表来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对问题给出进一步的解释和讨论。

可以通过创设小组竞赛的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规则让不同小组的成员按照规则来参与竞争活动,也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在作出最后结论时设置一定的奖励来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发放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 接下来开展小组合作的计算竞赛,各个小组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手中的长方体的周长,在计算出周长后,需要立即举手示意。最先完成计算且计算正确的三个小组可以获得奖励。”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创设数学情境,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推动学生进行合作式的学习探究,还能够通过数学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合作式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特定的情景氛围之下更好地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效果。数学教师需要能够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趣,去创设一个既能包含数学教学的内容与核心,又能有效地吸引小学阶段学生兴趣的情境,更好地推动学生在情境中合作学习的相互开展。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 认识方向 》的知识中,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随机地点出几名学生站起来并思考与自己的位置相对应的方向,然后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流讲述分别在自己的什么方向,思考通过什么样的词语来去表达方向。再借助多媒体,在一张图片上没有顺序和规律地放置了超市、体育馆、图书馆、公园、学校等标志,让学生能够从图上的事物出发去辨别每个事物相对应的位置,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视觉上调动感官,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形,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合作式的学习互动,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以及机会。  

通过合作探究、勇于表达、合理竞争,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同时也是促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思维能力的基本措施。因此,教师要合理开设合作学习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达到开展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玉芳.素质化教育时代中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和策略的探究[J].教师博览, 2021(33):69-70.

2]  陈鹏山.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与途径[J].数学试题与研究,2021(31):157-158.

3]  惠康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探究[J].小学数学新课程,2021(44):137.

   [4]  袁疏桐.新课程改革之下如何立足合作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教学探究[J].小学数学新课程,2021(43):20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