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发展是教育目标之一,思维的培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也已成为国内外基础教育研究实践中的普遍共识。高阶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核心,近年来高阶思维及其培育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教育热点问题。
然而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学空间通常封闭单一、教学基本为教师预设,学生学习呈现目标同质性、方式统一性、进程同步性特点,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很大限制,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学校提出了“优势学习”教育理念,试图以“时空的突破”为切入点,首创思维“广场”——一个空间大小自如、整合教室和图书馆等功能、融入信息技术、融合多元化课程资源、保障多样性学习方式、半闭合半开放的学习环境,从教学环境重构、教学流程再造的角度,撬动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展开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培育的实践研究,提炼“在优势空间、选优势时间、用优势方式、学优势内容、重优势评价”的“优势学习理论”,探索聚焦高阶思维培育的学生优势学习与发展之路。
我们围绕高阶思维培育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探索,首先理清思路,采用“理念先行,试点突破,拓展推广持续深化”的方式,然后组建项目研究团队集中攻关,逐一破解阶段性难题,并通过“设计一实施—总结—反思一改进”行动研究循环程序,不断优化和完善行动策略,持续深入推进实践研究。
经过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传统教室在时空上的相对封闭,约束了学生活动的区域,缺乏合作讨论互动的环境和思维碰撞分享的氛围;在教师预设的教学中,学生缺乏广泛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进程的过程,缺乏可以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足够时间,难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专题的思辨与分享,束缚了学生具有深度、广度的思考。同时,我们还发现学习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即有偏好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学校提供适合不同学习需要的相关条件,有助于提升不同个体的学习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