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师生关系:思维广场催生新型师生关系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育改革和创新要以变革传统的师生关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基石。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社会的迅猛发展,都极大地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甚至已超过老师。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其本质内涵是教学参与者的彼此尊重、平等交流和心灵融合。教学总是与民主、平等、宽容等联系在一起。平等,包括教学主体人格地位的平等,也包括学术思想的平等和真理面前的平等。新型师生关系主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主体与主体以交互方式进入对方的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精神相遇,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和学生要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民主平等的交往与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思维广场”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堪称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使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得以可能。传统课堂整齐划一的阵列式布局造就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传统课堂在内涵上主要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以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倾向突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习惯性地忽视。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死板,教师搞“一言堂”,学生的学习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也往往不
敢表达,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体人格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空间形式要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并随之变化。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教育机会的平等性,应通过建设新型的教学空间重构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师生关系,根据每个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程度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同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分享。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学生共同布置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所学的学习素材并对各组学生进行相应程度的引导和辅导。思维广场作为新型课堂完全颠覆了以班级授课制为标志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师生关系。请看思维广场的学习
景象:在一个如广场般宽敞开放的教学空间里,学生或看书自学,或上网查找资料,或三三两两地轻声议论,到了某个时间点便钻进相对封闭的讨论室里和同学、老师舌战一番。课堂中心、师生角色完全发生“翻转”,学生交流得多了,教师讲解得少了,学习热情和潜能反而被充分激发,课堂一改以往的死气沉沉,生动活泼了许多。“思维广场”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调动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有些甚至是触及心灵深处的,以此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价值观的提高。“思维广场”教学所诠释的新型师生关系表明,教师是“平等而积极的参与者”,没有教师适时适度地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