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基于思维广场的数学学习群构建的实践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理论学习笔记2022.04(贺小藕)
发布时间:2023-04-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贺小藕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更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催生和壮大。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观察类、动手类作业和创造性作业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变单一的知识巩固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激发学生的潜能,放飞学生的思维,给了学生一片辽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一、从生活性入手,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业设计,充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处处有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1.情景生活化

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设计作业时,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重视数学的学习与应用。如在学完《认识路线图》后,安排学生选择一条游玩路线进行实践,然后给大家讲讲游玩的收获。又如,在学生学过10以内的加减法后,设计一个购物情境——我做一次当家人:给你10元钱买水果,你准备选择哪些水果?让学生利用阅读、上网收集有关数学常识、数学人物等资料,同时坚持做摘录笔记等等。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而是利用这些广阔的学习空间,锻炼了观察、分析、交流、实践等综合能力。

2.实践性作业

一份好的作业应该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善于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多选择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实践性作业,例如阅读数学故事,编写数学小故事,数学日记,制作数学手抄报等活动。

比如在教学统计的内容时,设计一些实地统计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过程,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玩一玩七巧板,看看微视频自学,有时还可以布置部分学生自己录制微课,参与学习。

这些趣味性作业、实践性作业都是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动态调整的,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