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基于思维广场的数学学习群构建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文章内容
一亿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3-04-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闻益梅

《一亿有多大》            

 

 

[实验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46~47页综合与实践“一亿有多大”。

[实验目标]

1、学生经历实验、推算等活动过程,能借助并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亿的具体数量,感受一亿的实际意义,了解一亿的数量大小。

2、学生通过实验、推算活动体验猜想、实验、推算和比照等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体会量化思想和利用样本类推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体会日常生活里大数的存在,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与生活的习惯,培养主动、自觉理解和运用数的意识。

[实验重难点]

借助时间、质量、长度等体验感悟一亿的大小,了解一亿的实际意义,建立数感。

[实验准备]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100 1元硬币、秒表尺,100粒大米、天平、卷尺等。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

[实验过程]

一、引入课题初步感知

1、同学们,随着对大数的认识,同学们更有了数学的眼光和思考,我们已经知道1亿是一个很大的数,那在你的心中,1亿是一个多大的数呢?   (板书:一亿有多大)

师:我们从计数单位、数的组成角度体会了1亿有多大,也把亿和生活联系起来更生动形象地体验到"1亿有多大"-﹣课本上的这个问题,我们选的是——?(600吨上打钩),如果用载重20吨的大卡车装要(可以让学生答:30辆呢,可重啦!)

除了研究1亿枚硬币有多重,你还想研究关于1亿枚1元硬币的什么问题呢?(贴板书:“想一想  提出问题”)

下面我们先来1亿枚1元硬币吧,会需要多长时间呢?谁来估计一下。

生:数一天            生:三天三夜也数不完  

生:数一个月

师: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看来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了。我们应该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呢?

 

4、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们的想法多几个数据讨论)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整十、整百都可以,一百更方便推算,我们可以根据具体实验合理选择

那可以选1枚吗?

太少了,

对,为了结果更加准确,实验数据不能太少,也要有一定的量,

 

通过刚才的发言,我发现同学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1亿太大了,直接数不太可能,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小的可以操作的数量。

正像大家所说的,我们可以化大为小来做一做(贴板书:做一做   化大为小),然后我们要知道数1亿枚的时间,可以“以小推大   算一算”(贴板书:算一算   以小推大)

 

 

接下来我们将开启研究操作,为了研究方便,今天我们的实验从100枚开始“数”起,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硬币、计时器、还有实验单。

怎样合理分工,匀速地数呢?我们先来看同学的示范。(播放视频)

同学们明白了吗,开始研究吧。

拍照

请两组同学交流

 

现在你能感受到数1亿枚硬币到底要多长时间了吗?

师:看来还是难以想像,你有什么办法让大家一下就能感受到这个时间到底多长吗

 

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把刚才的实验结果依次换算成分、时、日、年,记录在学习单上。结果取整数。

7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90000000÷60=1500000(分)

1500000÷60=25000(时)

25000÷241042(天)

1042 ÷365 3(年)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板贴:大约需要3年)

师:数一亿枚硬币大约需要3年,你觉得怎么样?

刚才我们估计最多的才是——?猜到了吗?(远远超过了估计)1亿真的很大。

8、一下刚才我们怎样研究、体会“一亿有多大的”?

 

二、合作探究、再次体会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1亿枚一元硬币叠起来有多高?

同学们看

1亿枚硬币像这样叠加起来,屏幕上都放不下了,到底有多高?

 

 

集体交流:

 

1汇报:我们从(10)枚量起,再推算出1亿枚,约有22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

2汇报:我们从(20)枚量起,

3汇报:我们先量出50

观察这三组同学的实验单,

2050还是要先推算出100枚的高度,再继续推算,这样更方便。

 

同学们都能认真测量,有序推算,联系转化。

 

 

 

实验三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从1亿枚硬币要数多久,叠起来有多高(老师相应指板书),进一步感受了1亿有多大,之前我们体会了1亿枚硬币有多重?(出示板书:多重?)身边还有比硬币更小的物体吗?也想体会1亿个这样物体有多重吗?想一想哪些事物比1元硬币更小?(教师:还有更小的吗?相机引过来)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吃到的大米可比硬币小多1粒大米微不足道,你想去感受一下1亿粒大米有多重吗?(出示后面问题:我国......),你们想怎么去研究,先自己想一想,再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实验研究方案。

 

 

你们完成实验了吗?

集体交流:

 

两种方案各一

191年、196年

这两位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第一步都称出了100粒米的质量是2克,

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不一样?哪个结果更准确一些?

其实1亿粒米大约能吃13.6年,我们看作14年看大了,最后结果就会偏大一些。

而直接按14亿粒米的质量来算,误差小一些。

 

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四、拓展感受

1、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活动感受了1亿有多大,老师相信同学们心里的那杆称又长大了。

 

在我们生活里,你还想感受哪些1亿的数据?

 

同学们还想研究很多1亿有多大的问题,(板书:……我们也可以按照今天的化大为小,以小推大的方法去开展研究(板书:……),通过联系转化获得更多的体验。(板书:……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跟1亿相关的数据,我们一起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播放微视频)

1.回收一个空饮料瓶是一角钱,回收1亿个空饮料瓶,是1千万元。

1)建一所希望小学要200000元,1亿枚1角硬币可以修建50所这样的希望小学。

2)一名贫困儿童一年的学习生活费用大约是2500元,1亿枚1角硬币可以资助4000名贫困儿童一年的学习费用。

2.每人节约一双一次性筷子,一亿人就能节约一亿双,可以少砍生长了多年的大树25000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每月竟然要消耗26亿双一次性筷子。

3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3小结:是阿,我们不能小看1亿,更不能小看1,没有1”的积累,何来“1亿的巨大。

    

五、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一亿有多大》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们知道还有比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