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实生活优化高年级作文教学过程的研究》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四5
|
任课教师
|
许永伟
|
||||
课题
|
——的自述
|
|
|||||||
教学目标
|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自述的形式,来写熟悉的事物,从多方面、多角度描写具体;恰当使用动词和修辞手法把文章写生动。 |
||||||||
研究目标
(可从指导、撰写、讲评、评改等方面阐述本节研究课是否到达优化目标。)
|
在本次教学前,我们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培养他们独立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
||||||||
教学重点
|
内容
|
优化措施
|
媒体应用(白板等)
|
||||||
能够养成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 培养他们独立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展示学生自己介绍的物品的视频资料和图片。
|
|||||||
教学难点
|
自述事物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描写具体;恰当使用动词和修辞手法把文章写生动。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资源设计
|
||||||
一、导入
|
小朋友们,昨天让大家找找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事物带过来,你们带来了什么呢?
今天老师就教给大家一个能生动、形象地介绍事物的好方法——“自述”。
自述就是自我介绍,事物怎样进行自我介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闹钟的自述”吧。
|
请第三行的小朋友开火车说一下。
|
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
||||||
二、学习例文
|
自由朗读例文《小闹钟》,找找看,小闹钟都介绍了自己的什么?
小闹钟按照外形、组成和作用的顺序作了自我介绍,它介绍的具不具体,生不生动?那它都用了哪些方法才介绍的这么具体生动呢?
|
说一说,小闹钟先介绍了自己的哪一方面呢?
1)用拟人的方法,小闹钟像人一样开口说话,充满生命力,生动有趣。
2)这是对比的手法,也叫作比较。小闹钟就是和手掌作比较,才把自己的大小介绍的这么生动具体的,小朋友们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3)这里运用了比喻。小闹钟用比喻把自己介绍的更生动、更形象了,小朋友们也要学习使用比喻的方法。
|
课件出示例文《小闹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物品特点
|
||||||
三、练说
|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事物,你现在就是它,接下来就要用自述的形式既具体又生动地从外形、组成和作用方面来介绍自己,
|
1、自己先自由练习说一说。
2、指名1、2个同学来介绍。
|
课件出示要求,加深印象,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物品特点
|
||||||
四、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
再读读例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
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
|
课件出示要求,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
||||||
五、确定写作素材
|
接下来,我们赶紧拿出笔,以《xx的自述》为题,写下这个自我介绍吧。。
|
生写草稿
|
学生自主作文,自主修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能力。
|
||||||
课后教学反思
(从“研究目标是否达成?有哪些措施有利于目标达成?形成了哪些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如何再次利用?”等进行反思。)
|
一、激发兴趣,调动原认知,引导学生有效选材。
要写好作文,选材是关键。本节课上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原认知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说,紧扣目标指导选材,在引导学生说时,让其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既调动了学生的原认知——生活积累,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内语言积累,帮助学生打开了“要写什么?”的习作思路,从而达到有效选材的目的。
二、借助习作例文,有效地指导学生表达。
习作例文是引领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写作的基础,怎样有效地运用习作例文,指导学生善于表达?本节课教师让学生做到心中有学习目标,去自主地学习例文。有效地借助例文,有效地指导学生表达。同时,在相互交流中,再次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达成了习作指导的目标,为写打下了语言和情感表达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