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主任课题指导内容整理
时间:2012年3月8日下午 地点:三楼会议室
要求参加人员:所有课程中心成员、备课组长及课题组成员
实际参加人员:何志良、陆永新、陈明珠、刘晔妍、李锡英、任晓霞、蒋惠珍、王佳波、杨亚君、吴如月、李 菁、王建法、蒋 敏、苗一平、徐忠义、潘春霞、钱春霞、徐景、冯菲菲、王红霞、王文霞
未参加人员:蒋锡凤、范琴亚、周玉香、许晓秋、刘雅玉、蒋妍、闻益梅、张志清、王彩霞和张超
请假人员:蒋锡凤、许晓秋和张超。
内容记录:
一、课题的背景与价值。
当前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忽视教育教学过程本身价值的现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懂了没有、记住了没有和题目做对了没有。
其实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具有价值,教学过程不仅是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其本身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过程是一个哲学概念,国际上就有过程哲学这门学科。马克思就曾说过:“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时候,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
就像改革开放,开始是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但2003年就开始强调过程,要求科学发展,协调、全面、和谐地又好又快地发展。
教学也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达成了结果,还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懂得了更多道理。也正因此,在教学中才要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比死记硬背要意义重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好的思维方法。还在强调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做的过程,在英语、语文等语言类学科中,要重视多读多说。
二、本课题研究什么?做些什么?
1、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研究。目标是方向,是灵魂。任何教学不外乎三个方面:目标与内容(教什么、学什么)、过程与方法(怎么教、怎么学)和总结与评价。只有正确把握、精心设计,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当前很多的课堂教学,为什么拖课?主要是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实在。因此,要认真确定教学目标,想想到底达成哪些工具性目标和人文性目标。
2、对教学过程进行一体化设计的研究。教学三个过程:课前预习(关键是预习任务怎么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活动(课后作业和校外文化活动)。在把这三个过程整体设计,系统优化。
当前很多学校实施的学案教学就不错。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课前学习(熟悉教材、生成问题)、课堂学习(指向重点内容设计探究问题、阅读对话、实践活动、变式训练、即时训练、总结反思)、课后学习(布置作业和实践活动,课后作业对前面教学失误进行弥补,重点问题反复训练)、总结反思(整个学习过程),这里面的关键是这些环节都有配套,有前后联系,进行一体化的设计,才能最优地达成教学目标。
对于课前预习,有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如果没时间预习,可以在上课之前用5分钟预习一下,湖塘实验实中每节课新课总要做10分钟的预习检测。
3、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研究。记住几个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规范有序的过程(例如:坐端正、高声举手回答问题、有精神面貌、抓笔姿势要正确,现在有的课堂学生萎靡不振、回答问题低着头、弓着背,很不好,怎么想办法让学生理直气壮地发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精神状态)、积极思维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有思维活力,这就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指向目标,想办法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积极思考,提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缺乏思维含量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问题)、活泼开放的过程(例如在课堂上学生要能主动举手发言,能主动质疑问难,不妨可以这样做,每堂课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提问题,把一些非重点内容放到作业中去补偿或解决,再如对于课堂上的问题解决,是用看书、还是讨论、还是合作或独立思考解决,方式都由学生自主决定,在小学里面,针对学生发言积极性高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想一想再回答,不过,切忌提打招呼式的问题。再有,对于回答问题的处理,不能只关注对不对,而应关注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学生的回答错了,到底是审题不清,还是方法不对,还是粗心大意,都要关注,就是要关注评价学习情感、学习行为和思维方式。要做到老师深思熟虑提出问题,学生深思熟虑回答问题)、总结反思的过程。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
对于这一块,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开展研究:每堂课都有一个质疑提问的环节;每堂课都有引导学生在听到问题后思考一下再回答的环节;每堂课都有总结反思的环节,对整节课进行回顾,过过电影,以使懂的及时巩固,不懂的及时提出并解决;每堂课都关注学生学习时的精神状态。
总体来说,上面的做法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都注重了过程本身价值的发挥。
还有一个常规问题,做到上课老师不迟到,下课要稍作停留。提前进课堂,是为了让学生对将要开展的课堂学习作准备,下课作停留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后的问题。
4、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研究。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三块都要讲究过程,做到研究性地做作业。做到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再学习、再研究的过程。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重点内容要变换视角和形式反复地练习。批改要注重做批注,指明作业错误,分析学生作业错的原因到底是审题不清、还是方法不对,还是粗心大意,如果作业多来不及批,不妨可以选择性地进行批改,每天4—5位,一周一个轮回,以过程影响学生;讲评作业也应重视备课,不仅指明正误,还要设计变式练习和跟踪练习。
在这一块,不妨可以做一件事:为了引领学生对作业进行总结反思,每周五都布置一道题目,即要求学生对一周的作业情况(态度、规范、正确率、困难或疑惑)等进行回顾反思。
还有就是可以精心设计布置一些实践活动,放在双休日进行,精心设计方案,然后实施。
5、过程性评价。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时候评价只注重结果,因此这个评价要全面,要注意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方法。这样的评价,既利于改进教学,又是一个指向。应设计几份评价表,可以三份,课前、课中和课后,然后研究老师在一学期内可针对性地利用评价表开展一到两次的观察评价活动。这样,不仅有资料积累,更有第一手资料改进教学。
总体上,本课题研究很有价值,就你们学校来说,也有研究的基础,是可行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即使有过多、过高的要求,但本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多,不可能全解决,但如果能解决个50%,也是个了不起的成果。
三、下一步怎么做?
最好搞个开题活动。1、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可以学习一些材料,对研究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具体化;最好在全校层面推开,课题组成员搞理论研究、进行示范引领、及时总结经验、提炼思想,其他老师进行教学实施;2、加强宣传发动,明确责任;3、有计划有步骤地付诸行动;4、加强学习研究,选定研究重点之后,围绕重点认真学习、安排活动、收集材料、开展研讨,教研活动与课题活动相结合;5、及时整理文档材料,做好档案,不仅总课题组收集材料,子课题及教师个人都要注重积累材料,一学期总课题组至少要有两次研讨活动;6、课题组成员要多动笔,及时总结,争取文章发表。
整理人:张春方
2012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