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文,进行作文训练
教师还可依托课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实践、语文运用、语文素养的形成要有一定的依托,而名家名篇是最好的蓝本。因此,我们不妨借助课文读写结合,进行写作训练。一是续写,如写《凡卡》的信写完后到底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启发学生合理想象进行续写;二是扩写,根据课文中的情节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然后进行扩写;三是改写,如将《咏柳》诗合理想象,改写成一个以写景为主的小故事;四是仿写,如下是董京彩老师上完《燕子》一课后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片段:
师(出示填空)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 )
生:“燕子”
师:填“鸽子”不对吗?
生:还可填“麻雀”填“乌鸦”等。
师:为什么这么多的答案都可以?
生:(讨论归纳)出示的填空是鸟类的共同特点,只要是鸟类都可以填。
师:若填“燕子”该怎么填才形象生动?
生: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轻而易举地回答了郑振铎笔下的燕子,师生一起赏析作者语言的精妙生动。)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
生:......
师:你们能学郑振铎爷爷那样,把你喜欢的鸟的外形特点写生动吗?
师:那就请你们动笔写一写,然后读给同学们听,请大家猜一猜你写的是什么鸟,猜一猜,猜对了,说明你抓住了特征,写得很精彩。
她让学生在感悟了鸟的共同特征,领略了作者语言的精妙后进行习作,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味作者话语的精妙,为尝试写作做好铺垫。
此外,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同学们学习语文,学习数学,还学习科学、品德与生活(生活与社会)、体育、音乐、美术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中的乐趣、感悟、苦恼和困难;成功与失败都是很好的习作材料,要随时写在日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