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际上不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要研究的,现在还有许多教师在刊物上发表自己所谓独特的见解,只承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或人文性,我看这样对课堂教学毫无益处。前一阶段语文重视了语言文字训练,但又觉得单搞训练语文课很是无味,而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又是“得意而忘言”,只重视内容理解和人文感悟,忽视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因此,语文老师目前只有把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真正结合起来,才能使语文课堂重焕生机。
人文教育到底该怎样体现?语文价值又如何真正得到落实呢?关键都是要看语文课堂教学的定位是不是在“语言实践”上,因为运用语言文字是一种技能技巧,要在实践中多练,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反反复复的听说读写中慢慢形成,逐步提高。所以,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要看学生有没有充分地读,有没有读和写的结合,有没有掌握一些自己读懂语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