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引领学生提问题。
(1)、整体思考提问题
每教一篇文章,教师都要按照不同年段特点启发学生带着“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几个问题进行阅读。
读文章一开始就接触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通过题目,诱导学生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是说明一个道理。如读《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使学生想到:这是写人的文章,扬科不会唱歌,不会弹琴,为什么称他是音乐家呢?然后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这样,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读书求知,设疑提问,有利于学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提高了阅读效率。
(2)、重点突破提问题
重点词句对表现文章主要内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问,并进行认真分析,体会文章主要内容。重点句、中心句、过渡句,关键词、中心词、重点词等在文章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引导学生以重点词句为抓手进行提问,即可深入学习课文。
(3)、疑难探索提问题
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疑难问题,教师适时抓住疑难,启发学生自我设问。如《三个儿子》一文结尾是理解的难点,可以启发学生这样设问:“课文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却只看见一个儿子?通过设问,释疑,从而弄懂了结尾的作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培养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