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是各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不提高或提高的幅度小,语文教学就很难说是成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直困惑着所有的学生和老师,多年来探索写作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已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但有一点我觉得还很有必要突出出来,那就是指导学生认识写作活动的实质,遵循写作能力形成的规律来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一、探求写作之源,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指导。
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具体帮助学生解决“没啥写”的问题。所谓探源就是指导学生探求写作的本源。写作的本源在哪?就在鲜活的生动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写作必须首先要有思想感情和材料。为什么学生在写作时总是无话可说,靠硬挤、靠拼凑、靠抄袭?就是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生活素材,没有由生活而引发的切实感受和独立的思想感情。
可是,谁能说学生没有生活呢?学生也懂得要观察生活、深入生活,教师也反复强调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那为什么就是在写作中不见效果?据我看,就是缺乏教师的有力指导,教师始终喊在嘴上,学生始终浮在生活的表面上,没有把生活变成写作素材积累到头脑中、积累到写作实践中。学生对身边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一是没有时间回顾和反思,二是没有具体的情境比较、辨析和思索,不会挑选和占有,不知哪些该收获、记忆,天天匆匆而过,浮光掠影而已。
所以,写作教学必须有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的关于班级和学校、关于生活和社会、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关于学生一切感兴趣的话题的讨论。这些任务不要以为仅仅是班主任和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似乎离语文教师很远;其实不然,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语文的外延是和生活的外延相统一,写作活动在本质上就是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学生会写作,必须首先教学生会做人,正所谓“文如其人”;这些正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是出色的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而不能仅仅是会教课文知识的老师,写作教学缺少这一环,写作指导就缺少了根基。
语文教师要密切关心自己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和他们一起畅谈国际风云、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青年的理想和前途 、学校和班级、友情和爱情、幸福和苦恼等等话题。只要他们感兴趣、有故事、想表达,教师就可以组织他们座谈、辩论。教师从中只要把握议题方向,做出正确的引导、点拨,有意激发出他们的思想感情,让他们在丰富的感情中寻找理智的坐标,不断认识自己、认识人生、认识社会 ,从而把握自己、把握生活,不断走向成熟,这才积累了生活,积累了思想感情,才积蓄了一定的写作之源。
他们才会感到生活真是丰富多彩,生活中真是有很多要想的事情、要说的话、要写的东西。学生 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和运用这些丰富的写作素材,训练其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和表达等能力。
二、探求作文之法,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具体帮助学生解决“不会写”的问题。所谓的求法,就是探求文体的章法和写作的技法。虽然写作绝无秘诀可言,但写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文有文法,章有章法,写作有规律可循,写作也就有技法可求。这个法在哪里?就在各种文体的典范范文之中,在一切的优秀语言作品中。优秀范文就是学生最好的写作老师。
学生阅读、学习课文不但要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语文能力。在诸多的语文 能力中,我觉得与写作联系最密切的,也是当前学生学语文最薄弱的能力,就是对各种文体语言的感受和把握的能力,即语感经验的获得。要把语感经验的获得作为阅读指导课的主要目标。
语感经验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它能把融于优秀范文之中的语言运用技巧谙熟于心,所以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经验,就是指这种日积月累的阅读功夫和潜移默化的写作功夫。语感经验首先要来自大量的阅读,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无法获得语感经验,就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可是,现在很多学生的阅读量实在是太少,即使是教材上的选文,他们都没有读熟,只是勉强地跟着老师分析、讲解,这样的阅读指导就很难达到在写作上应用的实际效果。这也是当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严重脱节的病根。
针对现状,我认为阅读指导课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获得大量的阅读积累。要“让作品直接教学生”,然后才是教师的具体的有效指导。所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实施阅读指导的前提,这也是符合人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的。
阅读指导必须以少而精为准则,其关键在于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切实落在“指导”上,即体现出教师指导上的功夫,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阅读指导千万不要教师讲授一言堂,要确切了解学生想听什么、想要什么,有的放矢;教师只是当好向导、当好顾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多给他们一些读书方法、强化他们的自学能力。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了对每类文体的代表作品的特色写法进行必要的讲析、指导外,要大量回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师生的激烈交流才是最好的指导,教师不但可以发现学生阅读上的问题,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思考。
总之, 阅读指导就是要帮助学生揣摩和理解各类文体的文法和章法,积累运用语言的感性经验和理论,使得他们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去大胆模仿和潜移默化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