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笔记
时间 2012.12.6 姓名 王 萍
摘自 网络 题目《让学生自由飞翔 使习作呈现活力》
内容摘要: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但感情不是无缘之水,情感来自身经其事,心在其中。如果老师构建动态化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可采用问题、音乐、图象、游戏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习作,则学生会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而情动辞发。
根据教学需要,可提供几组音响材料,或让学生去大自然倾听,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思考、领悟、联想、想象,进而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见解、新思路、新突破。
心得体会:
习作前老师可录下各种声音:风声、雨声、鼓声、笑声、电话铃声、敲门声、火车的奔驰声、鸟鸣声……然后让学生分辨各种声音来自哪里,有什么特点,用恰当的拟声词记录下来。最后,因势利导:听了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准备选哪些声音,想像出哪些情节?根据你挑选的几组音乐准备编成什么样的小故事?
同学《秋天的童话》片段:高粱喝醉了,摇着黑红黑红的大脸,嗬咧咧地唱着“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大豆说话了,像孩子在拍手,咯咯咯地笑了“你一我一一休哥”;河里的水,没有了夏日的喧嚣,呼呼呼地入睡了,眨眼间又被游上来的鱼儿摇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