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
学习英语,首先是听,其次是说。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用英语进行交际,听说是最直接的交际方式。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
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班级英语日,语言游戏、竞赛,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奖励等等。以此营造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而学生在讲英语时,教师最好别去打断,允许学生暂时存在某些语言错误,待讲完后,教师再指出并纠正。这样做,不干扰学生说话的思路、意念表达,不挫伤其说话积极性,又能帮助其提高言语水平。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
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从字母开始,到单词、句子、段落以及篇章,都是从读入手的。“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即能正确地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能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说”英语与“读”英语有相通之处,两者相辅相成。
学生朗读英语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自身整音,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后还可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音调符号。一般来说,教授新课之时,不宜请学生领读课文,以免一个错,错一片,给纠正增添麻烦。在朗读语言材料时,须要求学生切勿操之过急,拿来便朗读。要先通读,了解内容,理解含义,揣摩音调,然后再朗读。这样,朗读效果好。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要能做到书写姿势、方法正确,书写规范,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一开始学写字母时,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按照规范笔顺书写,在四线三格中位置正确。中国学生由于写汉字的习惯,竖直横平,有棱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书写英文时,常出现直、方、角现象。对此教师要运用“比较法”教学,及时指正。随着学习的进展,教师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单词、句子、段、篇的书写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切实做到英文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
写的进一步含义是指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写作能力。从四年级开始,让学生写一两句简单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利用图,先口头进行描述,再让学生把句子写下来。到了五六年级在作业布置中,可以适当增加用单词造句这一环节。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写句子能力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一段短文。但是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在让学生写短文前先给出范文让学生进行仿写,然后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写。在选择写作内容时,注意选择一些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内容,例如某项运动,明星,动物,爱好等,这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