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规律或发现问题,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探究是学生的天性,每个学生都怀着一种好奇心,探究周围的世界,探究未知的道理。他们对新奇的问题,对新颖的方法,总怀有一股热情,想去接触它,认知它,尝试它。在探究过程中,如果能解决问题,取得进展和成绩,他们就得到了心理满足,向上的力量就会越发充足。现在学生厌学的原因是觉得上课无意思,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再枯燥一点,学生学得更无兴味了,于是不动脑筋,只打瞌睡。如果我们一上课就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尝试解决,学生的兴趣立刻就来了。这种方法符合儿童心理,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留出时间与空间,创设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例如,在教学“有趣的因数11”中,我在黑板上直接写出“45×11=495,11×52=572……”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再让小组合作讨论“老师为什么能直接写出结果”。学生兴趣明显高涨,讨论很热烈。有的学生说:“老师是心算出来的吧?”有的反驳说:“不可能,肯定有速算的方法。”于是,几个人开始仔细观察这几因数和积,终于得出规律:“把因数中不是11的这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作为积的最高位上的数、最低位上的数作为积的最低位上的数,中间数由首尾加起来就可以得出积。”老师加以肯定,鼓励同学说,你们都很聪明,只要认真学、多动脑也可以发现规律。学生高兴极了,对自己的“发现”既惊讶又欣喜,课堂上洋溢着勃勃生机。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充分体现了“我能想问题,提问题,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充分展示了自我。自然就增强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信心和兴趣
“问题是打开数学的心灵钥匙”。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提问题的能力,学生就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在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培养学生勤思、敢问、善问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唤起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才能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