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生平等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情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情过于严肃,语言死板、冷酷,情绪烦燥,往往不能达到师生心灵相通,学生的情感被恐惧所占据,思维也就受到抑制。课堂教学只有气氛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而这种氛围应建立在师生平等之上,通过师生对话,给学生搭建一个主动求知,积极探究新知的平台。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 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先出示四角活动的长方形方框,长4厘米,宽2厘米,提住对角一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问学生面积有变化吗?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经过实践,有说不变的,有说变小的,又说变大的,七嘴八舌。此时,不急于下结论,也不为课堂上纪律秩序不好而发怒,而是问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怎样去求?这样就抓住学生好奇心理,一定会挖苦心思去想求解方法,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老师直接给出公式好的多。
在巧设悬念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启发学生联想与想像,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一些悬念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巧设悬念,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例如:在教学重量一节时,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谁重?有的说棉花重,棉花看起来多,有的说铁重,因为平时拿铁器,很沉。我让学生自己探究,明白体积与重量不成正比。巧设悬念,学生兴致很高,非常踊跃,学习的热情立刻迸发出来,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