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一、口语交际的内涵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言语活动,与“听、说”比较,“听、说”是它的一个重要部分,口语交际还有许多构成因素,它是交际能力,待人处事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组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不仅将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合在一起改为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认识上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换言之,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人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
二、口语交际的特性
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已显突出,那么,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还需要正确把握口语的基本特性。其基本特性可概括为两点:
(一) “口脑一致性” 即语言表达与思维的同步性。口语交际中,人们在听到外部信息同时,必须快速思考处理信息,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应对。这一过程显然比书面语言紧迫得多,对交际双方的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也高得多。
(二) “过程互动性” 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过程,口语交际必然是能动的,涉及听说双方的,而且听说双方既可是单人的,也可是多人的。这一过程还是一个既受主观意识支配,又受客观条件控制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始终互动,充满变数和应对技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