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一)
针对以上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们首先应加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识,把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一个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视为其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并在课内外指导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其次,把握好口语交际的特性,认清口语课的交际性,注重过程、主动性、应对和调整,既注意风格、语言变体和语音词汇等言语因素,也关注体势、空间距离、副语言等非言语因素,既注重言语本身的表达训练,又注重人际礼貌、身份协调等情感体会。另外,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口语交际中要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入手,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
校内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利用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口语交际。怎样利用校内教学呢?
(一) 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由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领域构成。它们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在口语交际以外的领域里同样可以渗透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1. 识字教学中 学生对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有不同的理解,有新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说普通话,组词,说完整的话,教师再点评。长期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无形中会有所提高。如教学“春”字时,学生组词“春天”,教师可续追问:“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吗?为什么?”这就给了学生一个口语交际的机会。
2. 阅读教学中 语文课本中阅读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知识含量大,有丰富的口语训练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发掘。如:
(1)复述课文,强化训练 这是训练口语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种强化口语训练的方法。对较长故事,教师可提供一定数量的词语,让学生练习复述。教师可列提纲式,这样既提示了学生说话顺序,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这种训练既达到巩固课文学习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技能技巧,强化说话训练。
(2)捕捉疑难,拓宽思路 思维从发现问题开始,授课以捕捉疑
难为先。受心理和知识能力的制约,学生说话思路拓展不宽。在教学中,教师应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这样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填补空白,续编故事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发明的雏形。续编故事是发展儿童语言、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材中,有些课文读完后,给人言尽意未尽的感觉,让人思索、流连,觉得文章后面似乎隐藏着什么。教学时,我们要诱导学生去发掘那深含着的因素,以用作说话的材料,来填补空白。如《荔枝》一课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意韵无穷,让学生想象作者没有说出的话;《狐狸和乌鸦》,让学生想象下一次乌鸦叼着肉再遇见狐狸后,又会是整样的结果。这种补充故事空白或续说故事结尾的训练,丰富了学生合情合理的想象能力,使学生说话逻辑性思维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和发展,对学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有好处。
(4)回忆经历,表述感受 将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思维经验与教材中人物情感变化联系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口语交际的一个内容。如《凡卡》一课,可以让学生把凡卡的不幸遭遇和我们的生活相比,谈自己有什么感想。这就激起了学生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并进行描述。
3. 习作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是写作能力发展的基础。在习作教学中,我们不防多渗透口语交际。
(1)先说后写 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而“众人拾柴火焰高”。习作前,学生先说说自己收集、准备的素材,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在大家的“聊天”中,丰富自己的内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为下笔写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互评互改 “习作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作文的交流,相互评改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学生的相互评价中,训练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使作文的语言准确生动,用词丰富了。
4. 口语交际的教学中 以上环节中,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语言的表达能力。严格的说,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只是口语交际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一种量的积累。口语交际具有交际性、实践性、灵活性,还需要一定的技巧。而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才是较为集中的学习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的交际达到质的飞越。
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课堂上教师需要精心创设情境。语文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也就是说交际的内容要走进学生,贴近生活,交际的形式要有生活真实性,丰富多彩。在交际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总结出相关的交际知识与技能,并从中懂得交际中应具有的态度:耐心专注地倾听;自信负责地表达;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