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美术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发现学生个性。
关于个性有很多种说法,而有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古代人说:“我不属于我自己,我属于城邦。”中世纪人说:“我不属于我自己,我属于上帝,要为上帝生,要为上帝死。”而现代人说:“我属于我自己,不属于任何人。”这段话使我感悟很深,现代的孩子有着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个性的种子需要教师精心去培养,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二、在美术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个性体验,而且个性强的孩子很多。要让每位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但也不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要因势利导,去弊求益。只有这样,孩子的个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在美术教学中挖掘、培养和优化学生的个性。
对于学生的个别差异,苏霍姆林斯基有过精避的论述,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从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做到使孩子能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的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他的年纪可能达到的卓越成绩。”所以教学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他、引导他,扬长避短,使之得到良好的发展,作为我教学的目的。
自我思考和认识:
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所学所表现都是最直接的,怎样从学生本身出发,创造出他们的图画世界。
首先设计一个有趣的情景导入到本课,然后再由情景延伸到教学,让小朋友们充分融入课堂,明白自己学什么,他们知道什么,和别的小朋友进行一次信息的交流,接下来加入欣赏,让小朋友说说看到什么,然后老师辅助着欣赏得更深入,明白什么地方怎么来。老师的示范尤为重要,是让小朋友没知道该怎么做,但是不能局限了学生的创造,所以示范后可以提问:还可以怎么样,学生会大胆展开联想,也就是想想自己要怎么表现画面呢?最后在作业中的辅导,要尊重学生个人的发展,不要强求在一个规范里,要大胆一点,不断尝试!评价阶段是师生交流的关键,也是再修改,完成再评价的前提,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评价趋向,引导他们学会正确评价。
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很漫长,却也不是毫无希望,我想好好的训练,我们会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