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摘要:浅谈针对小学美术教育如何渗透环保教育的意见和见解。要想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必须充分理解小学美术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要想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必须要认真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的环保教育因素;要想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必须要不断探究小学美术教学的环保教育方法。
关键词:教育教学 小学美术渗透 环保教育 论文
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美术教学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其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根据这一教学要求,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近年来,笔者深入挖掘了全套教材之中的环保因素,并在美术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方面大胆实践、勇于探究,切实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长见识,在长见识的同时受教育,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明显增强。
下面,笔者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有关精神,结合个人近一个时期的专题研究情况,针对小学美术教学如何渗透环保教育问题,浅谈一下个人的意见和见解:
一、要想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必须充分理解小学美术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
小学美术教学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教育、环保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实施过程要重在滴滴渗透、潜移默化,切忌空洞说教,就事论事,渗透到每一个教育内容,默化到每一个思想情节。因此,必须首先要理解把握好小学美术教学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个人认为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突出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学科的一个最基本的品质就是丰富的情感性,其实这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其责任感,并能够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2、突出体现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裁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全体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3、突出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众所周知,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又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在学生学习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小学美术教学则能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4、突出体现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创新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5、突出体现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美术教学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对促进人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
二、要想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必须要认真分析小学美术教学的环保教育因素。
认真分析、充分挖掘小学美术课程中的环保教育因素,是更好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如果对每一课教材蕴含着怎样的环保教育因素都不清楚,不明白,根本谈不上渗透环保教育,也不可能潜移默化地进行环保教育,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四个美术学习领域,探究了四个方面环保教育因素。
1、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里,着重渗透构思与创造环境的环保教育因素。因为“造型·表现”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所以在渗透环保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构思创造,表现环境的能力。
2、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里,着重渗透设计与美化环境的环保教育因素。因为“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此在这一领域强化美化环境意识效果尤为明显。
3、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里,着重渗透热爱美丽大自然,抨击破坏环境行为等环保教育因素。因为“欣赏·评述”领域是让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同时增强他们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4、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里,着重渗透提高环保意识以及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环保教育因素。因为“综合·探索”领域是让学生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各种问题的美术学习活动,它融“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于一体,并与其他学科和现实社会相联系,因而是渗透提高环保意识以及树立环保责任理念的最佳领域。
三、要想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必须要不断探究小学美术教学的环保教育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和方式,表达自已的情况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透过美术教学的总目标可以看出,环保教育只能是渗透、潜移默化地进行,切不能将美术课上成思想政治课、环保教育课。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要坚持四个结合、狠抓六个时机:
所谓坚持“四个结合”就是: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决克服空阔无味的说教,放手开展以欣赏、绘画、手工制作为主的实践活动,透过实践升华理论,受到环保教育。二是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以“看自然、画自然、造自然”为主题的美术课外小组活动,弘扬环保正面典型,曝光破坏环境行为,用画笔、用手工做环保的捍卫者。三是坚持四种课型相结合。即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环保教育渗透体系。四是坚持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要同其他学科联系,了解语文等其他学科的环保因素,配合其他学科深化环保教育。
所谓狠抓“六个时机”就是:一是导语渗透,即教师在导课的开场白中渗透,如《海底世界》、《小鸟的家》、《植树》等等。二是范作渗透,即在教师现场范作或出示讲解范作中渗透,如《家乡的新建筑》、《优美的自然》、《茂密的花》等等。三是创作渗透,即在学生具体创作过程中,学生边创作,老师边指导、边渗透,如《温暖的阳光》、《精美的书签》、《春游》等等。四是评画渗透,即让创作好的学生将作品粘到黑板上,全班同学共同评议,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如《用线画几棵大树》、《树上的小鸟》等等。五是体会渗透,即在学生谈每节课的体会时渗透,如《去太空旅行》、《纸雪花》等等。六是小结渗透,即教师在课堂小结时渗透环保教育。
综上,笔者从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美术教学如何渗透环保教育问题,发表3个人肤浅的见解,还有许多不深、不透、不宽泛之处,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究、大胆实践,以期环保教育更加和谐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受到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