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开展课前学习(预习)活动观察评价表
姓名
|
|
学科
|
|
班级
|
|
||||
时间
|
|
课题
|
|
||||||
评 价 内 容
|
评分
|
分析点评
|
|||||||
1.预习活动的目标恰当、具体、明确。
|
|
|
|
||||||
2. 预习任务或课前学习活动数量、难度恰当。
|
|
|
|||||||
3. 预习活动形式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
|
|
|||||||
4. 督促学生开展预习,并注意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
|
|
|
||||||
5. 及时组织交流,予以评点。
|
|
|
|||||||
6. 善于发挥预习对课堂教学的支持作用。
|
|
|
|||||||
总体评价
|
在预习的设计和组织上有具体亮点和特色。
|
|
|
|
|||||
|
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
姓名
|
|
学科
|
|
班级
|
|
|||||
时间
|
|
课题
|
|
|||||||
评 价 内 容
|
评分
|
分析点评
|
||||||||
目标与内容 20
|
1.教学目标恰当、具体、明确。注意思想方法、思维能力的目标要求。
|
|
|
|
||||||
2.教学内容难易适度,分析准确。
|
|
|
||||||||
3.详略处理得当,突出重点难点。
|
|
|
||||||||
4.选择有意义的教学材料。注意联系生活。
|
|
|
||||||||
过程与方法 60
|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
|
|
|
||||||
2.精心设计和灵活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阅读文本、问题探究、实践操作等自主学习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
|
|
|
||||||||
3.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实践活动提供有意义的示范、帮助和方法指导。
|
|
|
||||||||
4.善于引领学生总结规律、归纳方法、提炼思想。
|
|
|
||||||||
5.激励学生质疑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
|
||||||||
6.组织开展适当的即时训练、规范训练。
|
|
|
||||||||
7.合理应用音像设备、实验器材、信息技术等教学辅助手段。
|
|
|
||||||||
管理与评价 20
|
1.关注全体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行为,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
|
|
|
||||||
2.营造开放、合作、活泼的学习氛围,善于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交流。
|
|
|
||||||||
3.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予以指导性评价。
|
|
|
||||||||
4.及时组织学生总结反思。
|
|
|
||||||||
总体评价
|
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上有具体亮点和特色。
|
|
|
|
||||||
|
|
|||||||||
|
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分析,不是评判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不是考察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教学能力。因此这里主要是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来确定观察评价要点。
组织开展课后作业练习活动观察评价表
姓名
|
|
学科
|
|
班级
|
|
||||
时间
|
|
课题
|
|
||||||
评 价 内 容
|
评分
|
分析点评
|
|||||||
作业设计 40
|
1.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作业练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安排拓展性作业。
|
|
|
|
|||||
2.根据学科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练习,设计一定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
|
|
|
|||||||
3.注意作业练习的系统性、层次性。基于差异教学的需要设计一定的选择性作业。
|
|
|
|||||||
4.作业练习的数量恰当。
|
|
|
|||||||
作业批改 30
|
1.认真批阅每一次每一位学生的作业。
|
|
|
|
|||||
2.关注学生作业练习的态度、规范和思维过程,善于发现亮点和问题。
|
|
|
|||||||
3.以作批注、写评语等方式,对学生的作业练习进行评点,予以激励和指导。
|
|
|
|||||||
4.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面批等方式予以个别指导。
|
|
|
|||||||
作业评析 30
|
1.对学生的作业练习及时予以校对和评析,结合练习评析进一步复习知识,指导方法。
|
|
|
|
|||||
2.组织和指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对作业练习进行总结反思,整理订正。
|
|
|
|||||||
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布置适当的跟踪训练、拓展训练。
|
|
|
|||||||
4.对作业练习的设计、批改、评析,以及学生练习情况等进行总结反思。
|
|
|
|||||||
总体评价
|
在课前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上有特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