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概况 更多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学期总结(潘春霞) 12-01
2016年下学期研究计划 11-30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1-29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02-26
2016年第一学期研究计划 02-25
理论学习 更多
十月份理论学习 12-16
研究计划(刘伟莉) 12-15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 12-12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 12-06
童话理论学习2(陈惠芬) 12-01
中年级童话理论学习1(陈惠… 12-01
理论学习(潘春霞) 12-0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优化童话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学习1(钱彩华)
理论学习1(钱彩华)
发布时间:2015-01-21   点击:   来源:   作者:钱彩华

 

小学教材中童话的特征。
(一)幻想和现实的结合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它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而引起,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想象。艺术幻想是一种创作手段,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的本来形态,而按自己的需要来虚构形象的一种创作方法。
(二)拟人和夸张的运用
童话通过幻想把动植物和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会说话会思想会行动。一方面,这些主人公具有人的某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它自身的内在特性。例如《小猫钓鱼》,小猫天真活泼,顽皮好动,做事不专心的性格,和绝大多数儿童的性格有相似之处。同时,小猫爱吃鱼爱捉蜻蜓,又是猫这种动物的真实本性。这篇童话通过描写一只淘气的小猫,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两意的主题。
(三)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童话的语言具有一般的文学语言所具有的情感性、形象性、含蓄性和音乐性等特征。童话的语言通过动物或人物之口来表达,这些语言来自生活发自内心,与儿童自身的语言比较接近。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很容易进入童话创设的情境,同文本进行对话,与童话作者和作品人物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
学习心得: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童话故事,上册有:《秋姑娘的信》、《北风和小鱼》、《小河与青草》;下册有:《蘑菇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这儿真好》、《世界多美呀》、《三个小伙伴》、《蚂蚁和蝈蝈》、《乌鸦喝水》等。
  新课改中将更多的童话故事编入教材,其实际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对于童话课文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与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童话教学在塑造小学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程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